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绘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绘画 > 正文
人居何所:山水画及其品性
发布时间:2017-01-20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收藏

洛神赋图 局部(宋摹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著名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凭借一张饶有趣味的海报打动不少尚未或未曾观影者,画面上一双筷子夹着一片腊肉,似是用餐前赏玩其“色”的场景。不过仔细一看,腊肉并非真肉,而是一幅山水画的局部,山石及其皴痕被电脑技术“由黑转红”,看上去与肉片的纹理并无二致,一叶小舟荡漾在山石之下的空白处,犹是万里晴江,淋漓画意,袭人而来。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媒介,《舌尖上的中国》及其海报很好地抓住了最能代表那些想象中国的元素——中国美食和中国画,而山水画又是中国画中最有“接受基础”的画类。欣赏山水画,成为大多数人认识、理解、研究中国画的门径。

如果说中古以前的美术主要回答的是“神居何所”,那么此后“人居何所”这一疑问的产生就显得相当自然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预示了一个文化时代的到来,他将曹植的名篇《洛神赋》转化为图像语言,不仅呈现出他对神人关系的理解,也为表现“神居何所”和“人居何所”做出尝试。虽然今天我们只能看到这卷经典杰作的摹本,但不难揣测原本作者的创作心理。就在“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中古中国,山水渐渐走出“神圣”的笼罩,不再特为“神”栖居的场所,而渐渐成为俗世之人寄兴遣怀之地,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诗歌、绘画,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图像。

有关山水画的讨论,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必须面对,那就是构成山水画的另一重要元素“水”的存在感何以如此微弱?它的意义究竟何在?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基于技术层面做这样的解释:由于水的特点是流动的、无色的、没有固定形态的,所以难以用实在的笔墨表现,而通过山之“有”来衬托水之“无”则显得较为可行。然而这种说法并不能够轻易获得人们的认同,在大家的观看经验里,传世的山水画明明都是以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水只是不折不扣的“配角”而已。

直到南宋,一位名叫马远的画家用心地为水“写照”,画出了十二幅不同动态和气象的《水图》,除个别幅出现极少的岩岸用以点缀之外,其他图画完全是由水唱主角,而且唱的是独角戏。十二幅水图均有宋宁宗皇后杨氏题端,题词后来被串成一首题画诗:“寒塘清浅一鉴开,洞庭风细起徘徊。细浪漂漂催波涌,层波叠浪入潮来。云生苍海潮翻墨,黄河逆流倒山海。云舒浪卷涛渐息,长江万顷碧波回。秋水回波流澹澹,湖光潋滟晓色开。晓日烘山出仁者,仁者无言荡清怀。”与山成为仁者栖居之处相对应,水就像是智者的隐喻:水的流动性和适应性象征与时偕行的行动者,而有着丰富生活经验和政治经验的人,能够从水文(波澜)的变化窥知气候与局势的变易,那些掌握着工具和技能的人们更能假借水的特性进行移动、隐藏、保卫、破坏等活动。正如题诗中形容的水从静到动再到静的变化,一种井然的秩序和必然的趋势就此呈现出来。

即使我们认定在马远之前已有孙位、孙白等致力于画水的大师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水图》仍然是传统山水画系统中的一个“异端”,甚至引人怀疑它只是画家用以练习或教授他人画水之法的稿本。从一开始,水在山水画中的从属地位就已被决定,与作为“仁者”的稳健的山相比,水像是处于亚文化的系统之中,它指向逃遁、隐蔽的空间,代表着非必然的选择,“幻”的意味超越了“真”——正如《洛神赋图》所表现的对象,那是想象的、梦幻的,凌空飘荡在水波上的洛神当然是曹植倾慕的对象,又何尝不是人们遥不可及的理想?

或许是因为山水画在出现伊始就表现出理论语言过于成熟的特点,所以后世山水画几乎总是无法跳出传统的框架,而只能无奈地走着因循前人的旧途,更且表现出轻写生重临古的品性和深厚的哲学意味——山,这个体现着儒家核心价值观“仁”的符号,让山水画就此禁锢在儒学的话语范畴之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