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周碧初在印尼
20世纪初, 那些远赴重洋去法国留学寻求艺术之路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印象派的烙印,印象主义成为中国早期西洋油画先辈们探索中最容易被接受的流派。1925年留学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930年回国后在上海新华艺专、杭州国立艺专、上海美专执教的周碧初更是如此,他对印象派的迷恋贯彻影响了自己一生的艺术创作,对色彩的诠释令人慨叹。
在新华艺专任教时的周碧初
7月22日,“精神的融合——周碧初文献展”在上海油画雕塑美术馆开幕,这也是上海油雕院大师(名家)文献系列展第四场,美术馆用两层楼的空间来回顾周碧初先生的艺术人生,并将他的画室原样复制到了美术馆二楼空间。画室里放着周碧初用过的躺椅与橱柜,橱门板上还贴着唐云赠送给周碧初夫妇的两幅画作的原作,画家们之间的交往的随性随意此处可见。
1932《西湖》(周碧初早期代表作)
周碧初被誉为“中国现代油画拓荒者之一”、“我国独树一帜的色彩画家”。他1903年出生于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在法国与徐悲鸿结识后,共同立下了“为发展中国油画艺术事业而奋斗终生”之宏愿。他是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百年油画发展历史上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奠基人群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成就斐然。印象派画家们对于色彩的灵动掌握,形成了清新温和的优雅之风,周碧初先生的作品偏多静物和风景。
双面油画,一面题为《黄山之云》,一面题为《水乡》
自1932年始,周碧初任教十年于上海新华艺专担任教授兼西画科主任,创作和教学从未间断。展厅中有一个竖起的展板,镜面镶嵌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周碧初画在木板上的双面油画,一面题为《黄山之云》,一面题为《水乡》。画作均绘于1935年,即周碧初在上海新华艺专任教期间。从双面油画的画面上看,此时,周碧初的印象派风格尚未完全形成,而“黄山之行”系列在周碧初晚年被视作他的代表性作品,策展人之一傅军认为,这样的双面油画可能是他早期的构想,而利用木板两面作画,在当时可能是出于节俭之想所做的练笔。
1952《少女》
在很多学生心中,周碧初早年授予他们的绘画知识终生受惠。学生凌启宁在《缅怀老师》一文中曾经回忆当时的教学情境是说,“在那个年代所能看到的只是苏派画,同学们都用扁平的猪鬃笔作色块的塑造,画法也都差不多。我至今能清楚地记得一次静物课,周老师提了两只粘满彩色纸丝的兔子走进教室,把我们都叫了起来,这怎么画?老师说,你们好好看看,感觉一下,想想该怎么画。”第二天老师带来示范的作品,并且“还带来一把圆头的、尖头的油画笔分送给学生,我们这些十四岁的孩子从未见过油画还可以有这样的画法,这张‘别出心裁’的作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1962《陶马》
展览中一幅色彩鲜艳充满了童趣的作品上就是那两只粘满了彩色纸丝的兔子,作品题为《新禧》,印象派的手法表现了中国意味的题材,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