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绘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绘画 > 正文
为何花鸟画难出新
发布时间:2016-05-31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收藏

熊广琴 大观系列——春水之一 144×76cm 2016年

长期以来,花鸟画令作者叹息,识者憾然,皆因出新难。究其根源,主要是世界变了,人性并没有变,人性中向善的部分没变;花鸟画画的就是人性中最赋光彩的这一部分。

花鸟画是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文若看山不喜直”,文明程度高了,也就有了曲隐地表达主观意志和心绪的需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记得宗白华给孙多慈写的画集序里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线条写花鸟的体态,高贵圆满”。宗白华用了“高贵圆满”这个词,便道出了花鸟画的本质,即是托美的自然物形象来表达高贵的人格理想和圆满的人生寓寄。

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现实情境中,他的理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欢顔”。其人格理想是什么呢?——“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读他这样的诗句,我们多少能会意几分。

浓情于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他的理想生活是上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下午钓鱼,晚上研究哲学。这不由让我们联想起“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的生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其中可见陈毅元帅的品操和人格意象。提起松,自然又令人遥想“爽朗清举”的嵇叔夜——“其为人也,岩岩如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除了悲剧命运,谁不愿得魏晋名士的林下风度呢?——“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亦或,干脆就化作那只飞鸿吧,自由展翅,飞越高山,飞离尘世。抛开一切现实的拖累和不得已,谁不愿成为理想中的那个“我”呢?那么,这个“我”会是什么成色?什么形状,发散怎样的气味呢?

可见,虽然时代变迁,但,凝聚真、善、美的人格理想并没有变。关乎人格、风采,迹化之后主要特征往往为庄严、优美,优美之极便是雅。“红娘出戏,莺莺难演”。优美必定大方、沉静,内外趋于高度和谐。这就体现出综合修为的重要以及变形转化的限度。我们来看看陈老莲,其才智可以把人物画变形成那样;其花鸟画怎么样?清新、自然舒展,变化有限。此中可见出花鸟画出新的难,此谓第一层难。

千百年来花鸟画的立意已高度程式化,除了“香草(兰)美人(君子)”,“人淡如菊”等人格比赋的;还有如“年年(莲)有余(鱼)”,“事事(柿)如意”, “富贵(牡丹)平安(竹)”等等,寓意象征的;以及如白石老人常画的蜜蜂、喜蛛、小虾、昆翎走兽等,藉歌咏自然生命来观照人类自身的。程式是羁绊也是成全,没有程式便难成经典。胡适的老师杜威说“中国文化太熟了”,即是指其中的世故、功利因素。如何从“世俗美学”的泥淖里振拔而逃,这是花鸟画出新的第二层难。

花鸟画的第三层难,陈师曾当年即已指出:“花卉较山水易而实难。山水画可借山水之景致,得其援助,以成境界;而花卉之体制狭隘,全仗笔墨意态,生出境界,此其所以难也。”

陈师曾的时代百年已逝,前贤们为花鸟画的发展皓首穷经,应对第一次视觉革命的“西雨新风”,实现了伟大的创造。目下,我们正在经历第二次全球性的视觉革命。我想,只要秉持一颗诚挚之心,对花鸟画的本质作深度理解,知行合一地践行、感知;那么,辛勤的园丁们种下的花树,终有绿意长满眼帘的时候。但,前提是世相千变而对人性始终抱有希望,对真善美怀有信仰。

说到底,花鸟画主要关乎人心壁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2016清明于国家博物馆

熊广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出版《中国名画家精品集·熊广琴》、文集《种花集》、《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家系列·熊广琴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