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物画更值得收藏
那么,什么样的人物画更值得收藏?
在何文发看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他看中的人物画,一定是那种写生型的作品,既体现了画家的高超的写实和创作能力,同时这类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名家来说,写生稿还被认为是其艺术人生的重要档案。因而,写生作品是极为珍贵的。”
在卢中见看来,绘画和音乐、舞蹈等其它所有艺术形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本质上都是艺术家个人的一种情感发泄。即便是从一件人物画作品,也能 管窥到画家的喜怒哀乐。当然,这种情绪的发泄,对于收藏者或世人来说是否具备价值,则取决于它的理性基础。所谓理性基础就是画家本身的学识,修养,行为准 则和审美观念等等。画家要在这么多的方面去提升自己,必须穷其一生去学习、磨炼和自我塑造。这里边,没有人可以偷工减料。“理性基础越牢固,价值就越 高。”
在具体审美标准上,卢中见认为,判断一件人物画作品好不好,可以从理气趣三个方面去理解。所谓理,就是这件作品的理性基础,如前文所述,要获得别人的认 同,有理走遍天下,别人不服气,你的作品自然没价值;所谓气,指的是作品的气质、气象、气韵、气格等,是激浊扬清、引人向上的,代表着时代和社会的正能 量;趣则是指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构思、布局、色彩、线条等各种元素的组合搭配能让人看了赏心悦耳、心旷神怡。如果以上三点都能够做到自 然和谐,那么这件作品一定是值得收藏的好作品。
受当代艺术板块影响,近几年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带有强烈批判意识或讽刺意味的人物画作,如所谓的新水墨人物。对此,何文发感慨,这些作品的确很特别,也很抓眼球,但实际上在市场也不见得很好流通。他早前也收藏过一大批,现在还压在手里。
卢中见则认为,人物画的形式和题材是可以非常多样化的,因为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非常包容,对学术来说更应该主张百家争鸣。吃什么样的饭,走什么样的 路,决取于艺术家本身对自己的定位,有些人希望顺着传统走,有些人则希望多点向西方学习,更有些人则想跨界把其它领域的一些元素拿过来,跟传统中国融合在 一起,“搞搞新意思”。他自己喜欢一些更纯正一点的艺术,这不代表别人选择的就不好。不管是学术和当代艺术市场,都应该包容这种审美差异。
■观点
画家卢中见:
艺术家不该试图在审美上左右一切
南方日报:学术旨趣与审美观念有关系,而审美又直接影响到市场。在雅和俗之间,您会如何取舍?
卢中见:这要看自己的定位。要从事高雅艺术的创作,必定会比较孤独,因而艺术要吃苦,也要能顶得住贫穷的压力。很多人就是耐不住这种寂寞,最后放弃了自己 的理想,转而向市场妥协。甚至有个别画家,只要买家愿意掏钱,让他画8条腿的马4只眼的鸟都会干。我是不认同这么做的,宁愿放弃市场去追梦。
南方日报:您认为收了钱,就应该给人家好的作品。您如何保证这一点,原则是什么?
卢中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单来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向自然学习,把你要表现的东西研究透,你才会有发言权。
南方日报:有人说,艺术家的画作只是对大众提供一种审美建议,是否采纳还要看大众怎么看。
卢中见:确实是,作为画家,应该好好想一下,为什么画画?画给谁看?有些画家可能比较自私,从事艺术创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满足自己的情绪发 泄,毫不理会读者的感受。这样做,除非画家从一开始就决定不跟这个社会或这个时代发生联系,否则,你的作品要流通到别人的手上去,就必须与社会进行互动。 画家可以不向市场妥协,但也不要试图去左右一切。
南方日报:现在很多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都被推得很高。
卢中见:我努力认为,决定一件作品艺术价值的功夫在美术之外。艺术家对人性是如何理解的,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理性基础。一名画家的成就是由历史来定的,而不是市场。因此,我们没必要去自我拔高。
■人物简介:
卢中见1961年生于河南省偃师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画院签约画家,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潮汕英歌舞”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潮汕龙舟舞”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金奖,“潮汕蜈蚣舞”获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