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滋溪 《天安门前》 155×285cm 布面油画 1964年
孙滋溪、孙路《天安门前70年代》 155×285cm 布面油画 2003年
孙滋溪、孙路《天安门前90年代》 155×285cm 布面油画 2005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天安门不仅是杰出的建筑艺术,而且是祖国的象征与名片。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中心;“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更伴随着几代国人成长,深深刻入民族的记忆里。天安门,她承载着14亿炎黄子孙的梦想和期望,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特殊的意义。而去天安门前拍照留影,在五湖四海的中国人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位青年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前,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天安门前照相。几年过去,由于工作生活原因,他搬家至天安门附近居住。天安门前的一幅场景深深地吸引着他——“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手提行囊,面带风尘,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候拍照。当摄影师就要按动快门时,他们的表情是那样的兴奋和紧张,充满着幸福感。”他想起自己几年前也是队伍中的一员,在等待快门按动的过程中同样地紧张和幸福。这是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和亲身感受,他要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由此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创作构思油然而生。而他这一画就画了几十年,创作了《天安门前》3幅系列作品。这位曾经的青年现在也已耄耋,他就是孙滋溪。
第一幅《天安门前》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刻画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节日期间的天安门,天气很晴朗,阳光明媚,天安门城楼红灯高挂,红旗飘动,来自全国各族的同胞错落地站在天安门前,等待照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人物分组设计成3个层次:近景是北京郊区公社的老、中、青、少4代人,有农村干部、插队知青、复员军人等;左右两边中景、远景人物,有边防战士、少数民族的代表团、红领巾小学生,还有幼儿园阿姨带着小朋友在金水桥上散步玩耍。画面中间的支部书记,以北京市劳模李墨林为原型创作。为此孙滋溪曾到“四季青”公社同李墨林一起生活了半个月;另外几位青年农民形象,也以此公社的青年为原型。
后两幅作品由孙滋溪和女儿孙路共同创作。第二幅画创作于2003年,描绘了上世纪70年代一个雪后的冬日。以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为画面核心人物,他们带着包裹和行李,在离别北京,出征北大荒前,一起到天安门前合影留念。左边中景是一队身穿样板戏服装的演员。另一边是两三组家庭散组。其中穿黑棉衣的老大爷,抱着老伴的遗像在天安门前留影。这是真人真事,老伴生前一直有个愿望,想到北京天安门前照张像,也许是当时经济和交通的条件限制,或是其他原因,未能如愿。为了实现老伴的愿望,老大爷抱着照片来到天安门前。
第三幅作品创作于2005年,描绘了上世纪90年代的场景。主体是一组生动、朴实的农民工人物,他们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左侧中景是一组远道而来的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另一侧则是国外旅游团。这几组群体人物有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典型特征,刻画了改革开放后,国家正在迈开步伐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的新时代。
这3幅尺幅巨大的作品,以天安门为背景,构图采用对称形式,画中有意减弱了自然光的明暗关系,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画家捕捉到瞬间的动态和微妙的表情,刻画了不同时期人民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也歌颂了在革命队伍中成长起来的人格特征,他们坚毅与坦率、真诚与友爱。《天安门前》系列作品,不仅记录了几十年来几代人在天安门前留影的瞬间,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写照和时代重要的视觉图像之一。(记者 周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