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绘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绘画 > 正文
邵大箴:杨佴旻水墨画展前言
发布时间:2015-11-26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收藏
杨佴旻《船》2015 69x69cm 纸本设色

杨佴旻《船》2015 69x69cm 纸本设色

杨佴旻《两朵玫瑰》2015 69x45cm 纸本设色

杨佴旻《两朵玫瑰》2015 69x45cm 纸本设色

历史悠久的传统形态的中国画如何走向现代,是近一百多年来学界和画界热烈讨论的话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断有意见交锋。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涉及到如何认识传统国画的价值和如何界定它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也由于有时争论双方对中国画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实,当双方都用中国画这个词语的时候,一方是专指宋元以来的文人画,而另一方则泛指包括文人画在内的各种体格的传统国画遗产。显然,这两种不同类型绘画如何走向现代,各有不同的要求。假如一定要找一个共同标准的话,那就是都要走向现实、面向生活,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各方面的新养分,包括借取民间艺术、外来艺术以及其他画种的创作方法,等等。艺术家创作走向现代的道路无比广阔,只要方向对头,掌握扎扎实实的绘画功力,具备相当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都会获得理想的成果。

杨佴旻是一位有悟性、有理想和明确追求的艺术家,几十年来他勤奋地实践,探索中国画的创新之路,他广泛学习包括文人画在内的传统中国画的各种表现语言,也大胆借鉴外国绘画表现手段,不仅在笔墨上苦下功夫,还大胆运用色彩的表现力,并注意扩展绘画的题材和对构图的经营,探索创建有丰富表现力和富有装饰性的新体国画,以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他在国内外举办的多次画展,得到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更可贵的是,他的绘画路数和风格面貌不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努力表现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使其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意味。

传统水墨画强调墨分五色,是对黑色的墨所作的物理性分析,在黑色中有丰富色彩层次的主色墨,墨以白配之,则明亮,即老子所说“知白受黑”之理。此长彼消,黑白水墨画的盛行,也使中国画使敦煌壁画那样辉煌的色彩传统受到某种抑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扬,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画在承继传统方面的缺失。不过,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使人们感到忧虑的是,中国画界至今对这一缺失并未有足够的认识。人们在论述中国画时,常常以偏概全,认为文人水墨画是中国画唯一的传统源流,“水墨至上”的观念仍然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人把中国画的写意性视作水墨画独有的特色,认为运用色彩便会失去写意精神。不过,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扩大,加之艺术家们对民族传统绘画的全面、深入研究获得的体会,以及国际艺术大环境的影响,仍然促使一些画家立志献身于色彩的革新,杨佴旻便是其中的杰出的一位。

杨佴旻的创作可以说是继续了林风眠、吴冠中探索之路的一种融合中西技法的新型写意水墨画。我以为,对传统笔墨即对勾、勒、染法的自由运用,是杨佴旻不同于林风眠、吴冠中彩墨画的地方。林、吴的作品,整体上有中国文化精神,造型也颇有气度,但线和造型手段采用西法较多。杨佴旻有很好的色彩修养,他侧重于用调和色,少用鲜明的对比色,色调温文尔雅,颇有东方艺术神韵。

宣纸、笔墨,这是中国画的基本材质,我们每天在用,也许正是因为它太平凡无奇,使我们习以为常地对待它们;也许更因为前人运用它们,积累了丰厚的遗产,历代大师们的成就至今使我们震撼,以至使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艺术的创新和一切事物的革新一样,都是在普通、平凡,不以为人们觉察的地方开始的。杨佴旻在宣纸上,在保持笔墨写意特性的基础上,大胆运用色彩,他在革新中国传统绘画方面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他在艺术上的成功,会对我们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传统有启发性的意义。这也是杨佴旻创新绘画的价值所在。

二十年来,杨佴旻沉浸在探索的无穷乐趣之中,创造了大量笔墨与色彩相结合、兼有艳丽与古雅之美的写意国画,成为这一领域内出类拔萃的艺术家。

祝展览取得圆滿成功!

邵大箴

2015年10月,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