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瑞接受重庆晨报记者专访。
1944年,张大千为张心瑞18岁生日所作《倩影》。
张大千与张心瑞,1963年摄于香港。
原标题:张大千家风严谨:不允许子女要画 生日不许要礼物
6月12日,《拾得珍宝——张大千长女心瑞藏品展》在位于上海的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展出了张大千画给长女张心瑞的多件作品,很多都是首次在国内展出。值得一提的是,张大千和张心瑞都在重庆生活过。前日下午,回到重庆的张心瑞接受了重庆晨报记者独家专访,讲述了父亲以及她在重庆生活的往事。
家风严谨
张大千不允许子女要画
出生于1927年的张心瑞已经88岁高龄,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在跟记者的交谈中,思维非常清晰,回忆起70多年前的事,时间、地点等细节都表述得十分清楚。已经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的张心瑞,依然说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其实这是父亲对我们的要求,现在我也这样要求我的孩子们。”张心瑞笑着说,就算在国外,出生在四川内江的张大千也一直要求子女们一定要说四川话。“父亲在巴西、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待过,但他一直要求家人回到家里必须说四川话。所以我现在也要求我的儿女们,在家里必须说四川话。”张心瑞说,父亲是一位非常敬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仅在艺术创作中是,在生活中也是。
本次展览展出了多幅张大千送给女儿张心瑞的画,这体现了张大千对大女儿的偏爱。1944年,张大千为张心瑞创作了一幅《倩影》,作为18岁的生日礼物送给女儿。张心瑞告诉记者,父亲会给朋友送画,但却从来不允许子女开口要画,更不准在生日的时候要礼物。“那年父亲刚在重庆办完画展回来,因为天气炎热,就带着家人一起去青城山避暑,没想到就是在那个时候,父亲画了这幅画送给我。”时隔70年,张心瑞现在回忆起来还是非常感动:“父亲的子女很多,我没想到父亲会记得我的生日,还会主动画一幅画送给我。”在这之后,张心瑞一直把这幅画挂在卧室里,陪着自己过了70个生日。
好吃童年
单手游嘉陵江为买卤菜
张大千曾在重庆的求精中学读书,后来在敦煌临摹壁画回来之后,也在重庆举办过画展。“父亲对重庆有很深的感情,他创作过很多形式的《长江万里图》,比如手卷、册页、长卷等等,画的都是重庆的风景。”张心瑞对记者说:“朝天门、浮图关、鹅岭公园等地方,父亲也都记得非常清楚,在作品中也有很多表现。在父亲看来,重庆也是他的故乡之一。”
张心瑞说,父亲跟她聊天的时候,曾经多次回忆起当年在重庆的生活。“父亲说他小时候非常具有冒险精神,也喜欢重庆的美食。”张心瑞回忆,张大千当时在求精中学读书时,嘉陵江对面有一家卤菜非常好吃,“于是他就脱了衣服,把衣服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单手游过嘉陵江去买卤菜,买完后再单手游回来。”
珍贵画作
多件作品国内首次亮相
张心瑞在重庆生活了近40年。“我是1953年来到重庆,到现在的川美工作,一直到1991年离开,我在重庆整整生活了38年。”张心瑞说,她一直是在黄桷坪工作、生活,孩子也是在黄桷坪长大。“我每次回重庆,都会回黄桷坪去看看当年的老朋友们。”
虽然这次回渝时间很短,但张心瑞还是带着孩子们去街寻找老重庆的味道。“我在加拿大也会买重庆产的卤料,但做出来的味道始终不对,所以这次回来我就想去吃重庆的卤菜。”于是张心瑞带着儿女们去了好吃街,“卤菜、醪糟汤圆、酸辣粉,好吃的太多了,一吃就是重庆的味道,只是胃太小了,只吃了一点点。”说到这里,张心瑞开心地笑了起来。
此次展览历时近3年的筹备才得以呈现,张心瑞亲口承诺:“以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带着这些作品回到重庆展出。”(记者 孔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