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与士人“琴棋书画”的君子之风相得益彰。沐斋先生笔下的兰花将中国的兰文化、文人精神,和国画的笔法、气韵相融合,令人难忘。现场,伴着深深浅浅的兰气芬芳,沐斋先生所作的各色“小写意”兰花作品完美地呈现了“笔下生花”这一概念:他的兰花作品虽是写兰,却与陈规相异——一叶一花皆从书帖中涌出,点画潇洒,在充沛的逸气中,却又偏偏能对应各色形状物象,依照兰种随类赋彩,虽是三两点点,兰花瓣、片、舌、蕊已然精准逼真。
兰花形劲挺,色素淡,香悠远,被尊为香祖,供作嘉草,由来已久。《王氏兰谱》中曾云:“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为兰独并有之。”由此可见,兰花尤为文人画家所钟爱,且已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符号之一。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沐斋宁锐爱兰十余载,他在家中滋兰逾百余本,额其画室为“畹庐”,对兰花情有独钟。沐斋画兰,尤以写生为能,他通过日常的滋养培育,对兰花进行直接观察、揣摩,与其通神,与其对话,在日夜的观照摹写中不断加深对兰的体悟和理解。因而,沐斋手下的兰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世面上最常见的兰花无非与画谱上相当,因而总是没有大的突破。其实,兰花种类繁多,有梅花瓣、水仙花瓣、荷花瓣、蝴蝶花等等,而不同时节的兰花又有不同,沐斋笔下的兰花生动而真实,就是源于他对不同种类的兰花都有着不同的描绘,有的花瓣纤细孤傲,有的花朵丰厚饱满,有的嫩绿剔透,有的粉色温婉,千姿百态,耐人寻味。在沐斋看来,文人画的正脉是注重写生,再灌以精神和气韵。应物象形,传移模写,是传统之道。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之中,沐斋将真实的兰花呈现于笔下,生动而妙趣横生,在继承古法的同时找到了突破和创新的路子,描绘出独具特色的“沐斋兰”。
沐斋的兰花禁得起人们仔细观看与揣摩,细看那花瓣的描绘,有精美的勾勒,也有饱满的色彩变化,走向灵动,破解了古法的死板与程式化。因而,有人曾评价沐斋的兰花是“弃叶求花”,其实他的“叶”依旧流畅自如,只是他的“花”更加丰富自然罢了。
兰花作为雅思之物,与中国典雅的士人生活圆融一体。沐斋先生所崇尚的士人生活也如幽兰一样,清静安详。沐斋养兰、赏兰、画兰二十余载,在他看来,这个物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生活的节奏变得越发仓促,人们反倒应该静下心来,品一壶清茶,抚一抹古琴,把玩笔墨,珍惜身边的美好并泰然处之。雅尔慢的生活也许才是忙碌世人的一种潜在追求与共鸣。
沐斋作品
写兰、画兰、赏兰、爱兰,涵芬楼艺术馆呈现的"兰气助道——沐斋兰花·兰画展"为观众呈现了沐斋这位“兰之君子”的生活常态与文人情思;兰花、兰画、兰文、兰人,这样的概括也许也是对沐斋最恰当的描写。
四月之春,让我们寻香而来,共同赏兰品兰,在都市生活中放慢脚步,回归宁静致远的文人趣味,闻一缕幽香,在涵芬楼以兰会友,跟随沐斋走进幽兰的芬芳世界。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2日。
沐斋作品
沐斋作品细节
沐斋先生
沐斋先生本名宁锐,字风云,号沐斋、畹庐、水木先生。70年代之代表性文人,学者、作家、书画家。生于辽宁海城,现居北京,自谓“西溪河上的野民,皇城根下的隐者”。沐斋先生身居畹庐,潜心著述,力涉丹青,诗文书画界擅,倡导新士人主义,人称其为“活在当下的古人”。
沐斋作品
沐斋作品细节
沐斋作品
沐斋作品
沐斋兰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