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山水画发端于六朝,成熟于唐五代,此后便成为卷轴画的大宗。明眼的史论家发现,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山水画一直在变。王世贞就此指出:“山水画,始于吴,成于二李。荆关董巨一变也,李刘马夏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然而,由于古代中国一直处于农业文明之中,较少外来文化的刺激,山水画的多次新变,基本处于文人画兴起之后,不过是在同一文化中的时代风格之变,虽然形成了接近于写实化的“图真”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亦是山水画品格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的中国画科,与人物、花鸟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对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最高美学追求。而在这些山水画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富春山居图。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其艺术价值和其厚重的历史价值。
正文: 首先我们先来看《富春山居图》的背景。 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因此我们不得不了解黄公望其人,黄公望(1269——1354)原名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是一个颇为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做吏,50岁以后做道士。黄公望小时候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后来被过继给一位被人们尊称为“黄公”的老头。黄公看他聪明伶俐,特别喜欢他,就说“吾望子久矣”,因此给他取名为黄公望。
黄公望擅长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小时就有大志。南宋灭亡后,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中年,他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后来上京到都察院,仍做书吏,经办田粮杂务。他的上司张闾是个贪官,就在元朝恢复科举那年,张闾案发,46岁的黄公望也受到牵连,被诬入狱。
出狱后,黄公望心灰意冷,做了道士,改号“大痴”,从此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靠卖卜为生。《六砚斋笔记》中说,“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
黄公望的学画生涯起步较晚,然而他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黄公望擅长画山水,多描绘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为和尚无用禅师所绘的,始画于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于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完成,此时黄公望已经81岁。
其次我们来看其画的内容,他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坡石,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黄公望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董其昌评价《富春山居图》说:“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此画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正如恽南田所说:“所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董其昌还曾说,他在长安看这幅画时,竟觉得“心脾俱畅”。
此划用笔细致在我看来,所画景物很生动逼真,给人江南山水的秀气之感。山水画得很灵动,树给人生机盎然之感。
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曾介绍自己是如何创作的:“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1350年,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禅师,4年后,黄公望去世。《富春山居图》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从画家的地位看在元四家中,若论对后代山水画发展影响最深广的,无疑是黄公望他年资最高,他直接受教于赵孟頫,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学,所以画的品格极高。元代画家开始以纸为画本,赵孟頫的《水村图》已见干笔皴擦,元画灵动松秀的笔墨已然初具,而黄公望享年85岁,至其晚年则纸本水墨的技法已经炉火纯青。其《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代表其晚年风格的经典之作。《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它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等画作,一起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其历史价值。首先我们先引出一个故事,,明朝期间《富春山居图》辗转流传到了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手中。董其昌晚年把它卖给了宜兴一个姓吴的官宦世家。《富春山居图》在人世流传到此时,由于沈周、董其昌的极度推崇,已变成了人间宝物。
《富春山居图》在吴家流传了三代后,传到了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是当时著名的收藏家,他把这幅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视作珍宝,每天茶饭不思地观赏临摹。吴洪裕还不惜花巨资专门为《富春山居图》造了一个楼,叫作“云起楼”,把楼中珍藏《富春山居图》的那间房子取名为“富春轩”。
明亡清兴之际,清军南侵,为躲避战乱,吴洪裕也不得不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他舍弃家中的金银财宝以及其他珍宝和收藏品,随身带了这幅《 富春山居图》和另外的一幅《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吴洪裕临死前,实在舍不得这两幅书画,竟决定仿唐太宗李世民将《兰亭序》带入陵寝,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烧掉,为他殉葬。于是,吴洪裕在弥留之际被抬到了院子里,他先是让家人点火烧掉了《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就在《富春山居图》也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围观的家人中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为了掩人耳目,吴静庵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虽然被救下来了,大火却在画作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这幅画断成了一大一小两段,画作起首一段已被烧掉,其余幸存的地方也布满了火烧的痕迹。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被后人装裱后命名为《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了画首。因为这幅画当年曾被无用禅师拥有,这段画幅被后人称为《无用师卷》。如今《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
;《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我们会问《无用师卷》为什么会跑到台湾。在这里我们讲述其原因,1933年,日军攻占了山海关,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由北京经南京辗转运抵四川、贵州,抗战结束后陆续运回南京,又于1948年底被运至台湾。《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台湾属于国宝级文物。现在我来讲述我在此次合璧中看到的《富春山居图》的历史价值。
首先此次合璧在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中引发广泛共鸣,深深激荡起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情怀。
其次中华文化是两岸和解、认同、心连心的精神纽带,力促两岸文化融合与交流,是必然的时代潮流和诉求。这作用是经贸合作所不能够起到的,也是 “三通”之外的“心通。也就是说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文化的传人,有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去探索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富春合壁”是两岸文化血脉贯通的一个序曲,将不断唤起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历史、文化的连结,是两岸和平发展维系的安定力量。
不仅如此此次合璧它起到了增创文明盛事,平添民族佳话,必得民心顺民意的作用,它将获得中华儿女的最大支持。“合璧”拨动中华同胞的心弦,除去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更直接的原因是其背后浓缩体现着两岸同根、文化同源,更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美好祈愿。
合璧事件告诉我们在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举措只要有利于民族和解繁荣,有利于激荡民族情怀,有利于强化民族“团圆”意识,都将获得大多数民众的理解、支持和敬重。:它展现只要最大限度诚意,秉持真诚心、包容心,就能破除一切人为障碍,两岸之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富春合璧”曾经是一个梦,两岸三地文化人为此筹划奔走了十多年。而最终“一个本来看似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成功了”,很大的原因是两岸关系的改善大环境,更是大陆方面“让一步、又何妨”的新思维促成。 “富春合璧”也证明了海峡两岸已经跨越了过去那种兄弟互相斗争的一种格局,跨入和平、融合的新阶段,只要两岸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认知和民族认同,以真诚心和包容心去处理相关疑难,相信政治议题的探讨交流也终将水到渠成。
结语 :本文是本人基于近期有关《富春山居图》合璧事件所作。当然本文没有重点论述此画的技法,和此画的哲学意境,原因是本人对画的意境理解还不够望指教,其次本文多处引用,不知本人是否超越了引用的限度。在此本人希望大陆和台湾的关系能进一步发展。声明本文属本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