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豆青釉青花人物花卉纹方瓶:高42厘米,肩宽14厘米。瓶身四面长腹上宽下窄,上部相对两片各有一只辅首衔环耳。
记者 牛珍涛
5月13日上午,晚报鉴宝活动按时在河北古玩城举行,当日送鉴藏品,类别丰富,花样繁多,在场专家一一对每件藏品进行了认真鉴定和详细点评。当日,最吸引大家的是一对豆青釉青花人物花卉纹方瓶。
经测量,这对方瓶高42厘米,肩宽14厘米。胎体厚重,豆青釉厚而亮,青花发色深沉。
据在场鉴定专家李昆堂、杨文志介绍,方瓶是瓷器瓶式之一。清代方瓶从康熙时期景德镇窑就有烧制,之后各朝较为多见,不过与康熙时期著名的天圆地方瓶不同,上口不是圆形,而是与方形瓶身一致的四方撇口。颈部呈弧形下延与瓶身相接成为四方直筒形瓶身。瓶身四面长腹上宽下窄,上部相对两片各有一只辅首衔环耳,方形底足无釉,凹底施釉。这种方瓶道光时期多绘有青花,其中150件(高约40厘米)的居多。到晚清民国时期300件(高约60厘米)的方瓶较多,而且大都绘画粉彩或浅绛彩纹饰,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大放异彩。因为瓶身平且面积大,任由文人雅士、瓷画家挥洒,因而产生了一批让当今收藏家趋之若鹜的作品。
经过多位专家认真鉴定,确定这对方瓶是清代道光时期由景德镇窑烧制,李昆堂介绍说,这对方瓶的青花主题纹饰是人物,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喜欢这种题材。最常用的有四爱图(其实不止“四爱”),指的是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俞伯牙爱琴、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唐代的饮中八仙;众多的历史典故如司马光砸缸、昭君出塞、太白醉酒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在瓷器纹饰中多有表现,不仅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文化需求,还是祖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方瓶颈部画有博古图、荷梅花卉图。这些都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伴随着瓷器而流芳百世。
方瓶在制作工艺上较圆瓶费工费时且工艺要求高。方瓶制胎不像圆瓶那样靠胎料旋转手工牵拉,而是先制成薄厚均匀的坯片,一片一片粘结成方筒,一只方瓶至少需要近十件坯片才能粘结成型,如果坯片薄厚或密度不匀,入窑焙烧则会出现塌胎变形,影响质量。
李昆堂和杨文志表示,这对方瓶在民间流传至今已有180多年,虽然是一件民间普通的观赏器,但身有伤痕的沧桑告诉我们,历史文化遗存无价,收藏它,鉴赏它,保护它,是藏友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