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工艺品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工艺品 > 正文
陶瓷器上“系”的来源和特点
发布时间:2018-04-16 文章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收藏

现在的瓷器,用“系”的难以看见。为什么少用“系”,原因很简单:如今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把盛装在陶瓷器皿中的酒水、食品、杂物等吊挂起来或提移于他处。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壶

陶瓷器皿上的系,在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牷系,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为人类的艺术添色加彩。远在新石器时期,陶器已出现在当时的人类生活之中。

进入阶级社会后,陶器在人类生活中的利用价值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作为日常生活器皿,陶器对社会生活有了全方位的参与。还是由于那种盛装于高处和提移于它处的原因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陶器之上的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富有变化。
 

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菱形几何纹双系壶

陶器上出现系,其来源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来源于陶器中的残破器;残破器器壁上的空洞引发了注意,而穿绳于陶器壁上的空洞便可以将这件陶器提起来。这种对空洞的利用使人得到了启发,于是在陶器壁上有人为地戳出来的洞,以便让陶器的使用空间扩大化。

其二是用作炊具的陶器,为避免烫手在陶器上安装把柄,而后固定的把柄逐步成了陶器中的一部分。系设置的位置一般处在陶器的肩部,而立于地面陶器的肩部正是人们席地而坐时视线所及之处。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罐

陶器肩部的系,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从而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以自身如此的引人注目从而得到人们的青睐。系在陶器上的位置分布,越是符合力学原理越是呈现出不凡的艺术品位;系的位置与系的数量、形状在各个历史时间段中都有了变化,都是朝着艺术化不断发展的足迹。
 

大汶口文化白陶双系壶

系在陶瓷器上的数量,一开始只有两个;一般是对立、对称排列。而后系在陶器和以后的瓷器上逐渐增多数量,多至八个以上者到魏晋时期也很常见。

系的数量变多但没有影响系的分布排列牷依旧保持着对立并且对称的传统。系的形状在系的变化中不仅变异速率最快,而且变换样式最多。
 

马家窑文化彩陶蛙纹壶

用于陶瓷器之上的系,其位置、其形状与耳、钮相差不大,故而在判断上时有混淆。其实,系与耳、钮在功能使用上是有差别的;用于穿绳者才有资格称之为系。

作为炊具的陶器,一般只有一对系。这种安装在炊器之上的系,形似耳;而且系身粗、系空也大,这种形状的系有利于将炊器进行悬挂。
 

商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而安装在盛装器上的系,一般为多组并且成双。这种安装在盛装器上的系,形似钮;而且系身细,系空也小。这种形状的系有利于穿绳从而将盛装器进行提移或吊挂。

系的形状,的确难以计量;常见的鼻形、环形、半环形、乳钉形、耳形、桥形等。

在大部分的系身之上,施有纹饰。而纹饰的种类,同样也是难以计数;常见的有弦纹、绳纹、齿纹、勾连云纹、斜点纹、方格纹、水波纹、曲折纹、回字纹、云雷纹、羽状纹和复合纹等,有些系身之上还有彩绘和点彩装饰。
 

西汉青釉原始瓷划花双系罐

系的形状、纹饰、釉色的变化,是艺术的写真;而每一次或每一项艺术的写真都是一种诉说。

不同形状、不同纹饰和不同釉色的系诉说着与之相应时代里的时间段,诉说着与之相应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诉说着与之相应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趋向。
 

东汉青釉原始瓷四系洗

青釉盘口瓷壶是东汉、三国东吴至唐代盛行的瓷制品。其之上的系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由环形演变到桥形,再由桥形演变为条形。东汉时出现的横向系一改竖向系的固有传统。

自东汉起,采用横竖系的搭配一直延续下来。东晋时的瓷罐系的形状也由西晋的半环形变成为桥形;于是,半环形系就成了西晋的标志,而桥形系也就成为东晋时期的代表样式。

瓷罐的系由桥形变成了条形,那么这种瓷罐的年代就应该是南朝或者是南朝以后的瓷制产品。
 

唐 越窑青釉四系瓶

隋唐时期,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条件的改善,盛装食杂的瓷器可以放进柜橱之中,于是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将食杂物进行吊挂、提移举止减少后,逐步变小,并且还逐步将自身的实用功能退让出来,从而在陶瓷器上成为了一种装饰符号。

在隋唐时期以前,就有将细小的系安装在器物口沿部位上的示例;如此细小的系与庞大的器物容量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无法承受器物本身的重量便可以断定这种系在这种器物上仅是一种点缀而已。
 

唐白釉兔系罐

系在功能使用中的弱化并没有使系在陶瓷器上的消失,在后代的岁月里依然可以见到它的存在;在有些壶盖和壶身上都安有小小的圆系,再用绳串联以免倒注时壶盖摔落破碎,如今所用水壶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设计。

系与人类的生活一直有着联系,这种联系是系存在的前提。系从远古发展而来,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生活上的便利和精神上的享受;应该留意和关注在陶瓷器上那些不起眼的系,因为它们既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也能将生动的历史予以细细地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