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之正德篇的第二单元 色彩缤纷——五彩、斗彩瓷器的部分。在这一部分的序言中说道:
五彩瓷器在正德以前少有烧造,斗彩瓷器在成化朝盛极一时,弘治朝几乎不见有烧造。从正德朝开始,五彩瓷器的产量明显增多,斗彩瓷器亦又开始有少量制作。正德朝御窑五彩瓷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釉上五彩;另一类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所用釉上彩有红、黄、草绿、孔雀绿等,造型见有梅瓶、香炉、香筒、盘、碗等,纹饰见有八仙、仕女、云龙、花鸟等。
正德朝斗彩瓷器造型见有炉、洗、瓶等,纹饰见有缠枝石榴花、云龙、方胜、祥云、阿拉伯文等。构图疏朗,所施红、黄、绿彩等一般都较淡雅,因此给人以清爽雅致之美感。
五彩八仙人物图六方连座香筒 明正德(高19.6厘米 口横9.5厘米 口纵7.6厘米 足横10厘米 足纵8.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香筒呈六方形,底座上有六个莲瓣状壶门装饰。通体五彩装饰。口沿绘钱纹锦地和四个海棠形开光,开光内绘朵花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八仙人物图,两两成一组,底座绘回纹边饰。
此香筒上所绘八仙人物,神态飘逸,图案设色清新艳丽,以红、绿彩为主,黄彩作点缀,青花作边饰,堪称正德朝五彩瓷中的典型器。
五彩海水云龙纹碗 明正德(高9.4厘米 口径16.4厘米 足径6.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碗内锥拱纹饰。内底锥拱双圈内锥拱朵云纹,内壁锥拱两条云龙纹。外壁均以青花加红、绿彩装饰。近口沿处绘卷云纹边饰,腹部绘二龙戏珠纹,衬以云纹和海水江崖纹。外底署青花楷体“正德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中国传统五彩瓷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在烧成后的素白瓷上以红、绿、黄、紫、黑等彩描绘图案纹饰,然后入彩炉焙烧而成,被称作“纯釉上五彩”。另一类则是在已成型的坯体上以青料描绘图案局部,并为釉上图案布局定位,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勾线填彩或没骨法描绘图案其他部分,凑成整个图案,最后入彩炉焙烧而成,被称作“青花五彩”。此碗即属于青花五彩类。
五彩桃树雀鸟图盘 明正德(高2.9厘米 口径14.3厘米 足径8.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内、外五彩装饰。内底矾红彩双圈内绘怪石花卉、桃树图,外壁绘两枝折枝桃纹,每枝上各栖一雀鸟。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矾红彩楷体“正德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此盘所绘纹饰清晰,线条流畅,以矾红彩为主,黄彩、孔雀绿彩作点缀。正德朝五彩瓷传世不多,此器堪称研究正德朝五彩瓷的重要实物资料。
五彩鱼藻纹盘 明正德(高3.7厘米 口径17.7厘米 足径10.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胎体较薄。内、外近口沿处和圈足外墙均画青花双弦线,内底青花双圈内绘一折枝宝相花纹。外壁近足处绘青花海水纹,釉上填以绿彩。海水纹之上用矾红彩描绘五条鱼,均匀分布于外壁,鱼均首尾相接,与海水浪花的高低起伏相得益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仿款。
此盘内底宝相花画法沿用明代早期形式,外壁纹饰布局合理,线条流畅,应是受到成化时期制瓷工艺的影响。
这件盘子署了“大明宣德年制”款,但并不是宣德烧制的,我们的主要判断依据还是在于底款,这件盘子的底款是正德的款字风格。比如把“大明宣德年制”和“大明正德年制”两个款拍个照片对比一下,把“宣”字换成“正”字,你再去对一下“大明正德年制”款,其实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写正德款那个人写的,一样一样的。
谈到斗彩瓷,大家就想到成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鸡缸杯,成化斗彩的确烧得好,但是成化以后斗彩瓷器一下就衰落下来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弘治朝没有找到一件斗彩瓷器,连碎片都没有,到现在没有一件能确定是弘治的。成化之后就是弘治,成化那么发达的斗彩瓷器,销量那么多,但弘治却一件都没有。到了正德又有了,而且量也不是很多。我们很多专家分析为什么弘治时期没有斗彩?可能跟皇室比较节俭有关,文献记载弘治皇帝一年中有几个月吃素,在色彩上不喜欢红绿,但是斗彩用大量的红彩、绿彩,可能与这个有密切的关系,再就是斗彩瓷器烧成难度大,这个时期不讲究烧成复杂的东西,所以弘治的时候没有斗彩,正德时期又开始有了。
斗彩几何纹六足敛口盆 明正德(高19.6厘米 口横9.5厘米 口纵7.6厘米 足横10厘米 足纵8.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杂宝纹六足敛口盆 明正德(高9.4厘米 口径16.4厘米 足径6.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淡描青花缠枝牵牛花纹三足盆(斗彩半成品) 明正德(高2.9厘米 口径14.3厘米 足径8.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