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工艺品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工艺品 > 正文
璧是汉代最常见的玉礼器
发布时间:2016-04-26 文章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分享到:    收藏

  ■虎形玉枕饰

  ■徐州楚王S形玉龙

 

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在汉代,玉器被人格化,号称拥有“五德”,成为高尚与纯洁的象征,人们对玉的迷信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 步,贵族们不仅身上佩戴玉器,生活使用玉器,房屋装饰玉器,交往赠送玉器,祭祀使用玉器,甚至死后还要穿玉做的衣服。徐州博物馆馆长孟强在概括这一时期的 玉器特征时认为“汉代的玉器工艺上非常精,风格大气与豪放,有一种博大的气质。”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梁婉莹

背景

尊崇儒术推动两汉玉器发展

汉承秦制、汉继楚绪和尊崇儒术,对汉代玉器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汉继楚绪和尊崇儒术思想对玉器在两汉时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玉的品质是天生的,是大自然(老天)赋予的,儒家借物象形,把玉和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天衣无缝。在西汉独尊儒术的学术思想影响下,以“德”为精神支 柱,概括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将玉与君子结缘,促进了装饰玉器的流行和广泛佩戴,一为避邪,以玉佩装饰人身;二为将玉与德结为一体,成为翩翩君子的 道德形象。

所谓“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祈求永生的思想存在于整个西汉皇朝,连地处岭南的南越国都受到波及。强烈寻求永生的思想使汉代人十分注重对死者尸体的保护,而用来保存尸体的用具就是玉器。汉代天子、王侯等贵族将生前佩玉发展到死后以玉为葬的习俗推向高潮!

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任耿建军认为:“徐州是我国敛葬玉器出土最多、类型最为齐全的地区,时代也相对较早。在徐州的汉代玉器中,我认为最有特色的就是敛葬玉器。”

汉代从汉武帝之后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统治者大力提倡以孝道治理天下,社会上一些人为标榜“孝道”,“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汉代以玉为礼器祭祀的传统得以传承。

据资料显示,汉代人思想观念里面灵魂不死,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就不会外泄,可以防止身体的腐烂!而 身体正是灵魂的住所,失去身体,灵魂将无所依附!楚人历来笃信鬼神、偏好巫术,汉代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存在的祈求长生思想即由此而来。神鬼、神怪及神仙题材 的玉器大量制作和流行,采用写实与夸张的创作手法,出现了人面兽身、人身兽尾及兽生双翼的人兽合一的离奇造型和似兽非兽、似鸟非鸟的动物玉器。

出于对鬼神世界的敬畏,王公贵族争相用玉保护他们死后的躯体——头枕玉枕、口含玉蝉、以玉覆面,以玉裹体,以可求永生!上自皇帝、诸侯,下至官吏、富族,对于死后的丧葬之礼,可谓奢华至极。

类别

玉摆饰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玉龙

根据耿建军的介绍,从徐州出土的玉器来看,汉代玉器大致可分为“礼仪用玉、敛葬玉器、装饰用玉、生活用玉”等四大类。其中,礼仪用玉中,璧是汉代最常见的 玉礼器,璜也较为常见。但在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玉器,“六瑞”(璧、琮、璜、圭、璋、琥)中仅见璧和璜,其他可算作礼器的有戈、豹、熊等。

而敛葬玉器包括玉衣、玉棺、玉枕、玉握及九窍塞(耳、鼻、眼、口、肛门及男女生殖器)五种。“这些敛葬玉器一般很难在一座墓葬中同时出现,不同的墓葬往往会有不同的殓葬玉器组合。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玉衣还发现有使用鱼鳞甲形玉片及玉片上彩绘的现象。”耿建军称。

装饰用玉又可分为摆饰、佩饰和剑饰三种。其中,玉摆饰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玉龙。除单体的玉龙外,龙形图案还常发现于其他玉器中,如作为剑饰、佩饰及璧、璜等 器物上的图案装饰,璧、璜、心形玉佩等的附设装饰,玉枕上的组成构件等。除玉龙外,狮子山汉墓还出土一种类似于“璋”形的玉饰。佩饰就是佩带在身上的玉 器,形制通常都比较小。最为常见的就是心形玉佩及玉组佩。玉组佩一般由二十件左右的小玉饰组成,其中包括玉舞人、玉觽、玉鸟、玉璜、玉珩、龙形佩、璜形佩 等不同的类型及数量进行组合。

生活用玉,最为常见的就是印章。玉印的使用似乎比较宽松,从用印者的身份到印的大小,从印纽的形式到印文的字体都没有严格的规定。印纽以盝顶形最为常见,黑头山汉墓出土的玉印有的为兽形纽。“玉印印文多篆书,尤以鸟虫篆最具特色。”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