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璧石
灵璧石,隶属于玉石类的变质岩,为隐晶岩石灰岩,由颗粒大小均匀的微粒方解石组成,因含金属矿物或有机质而色漆黑或带有花纹。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磬云山,灵璧奇石形成于8亿多年前。
灵璧石主要产出自于安徽灵璧县。“泗滨浮磬”(今俗称“灵璧磬石”)和“灵璧石”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同是灵璧县石文化大系中的两个不同的支系。“灵璧磬石”是指灵璧县磬云山南麓古磬矿所产的片状灵璧石。可以发出悦耳声音的一种石头。厚度达到50公分即为稀有的磬石。
灵璧磬石远在三千年以前就已经被人们确认为制磬的最佳上乘石料,并且对其进行大量的开采和利用。从1950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虎纹石磬”就是实物的佐证。这面“虎纹石磬”横长84厘米,纵高42厘米,厚2.5厘米,上面以刻有虎纹装饰图案而得名之。此磬出土于一座殷王陵大墓中,专家认为此件原是殷王室使用的典礼重器。并且确认为灵璧磬石所造。“虎纹石磬”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被列为国宝,载入我国“第一部专家撰述国宝鉴赏读物”的《国宝大观》中。国家邮电部并印制纪念邮票发行。
2.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太湖石”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3.英石
英石,又称英德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英石具有悠久的开采和玩赏历史,宋代的《云林石谱》就有相关记载,并被列为宋代皇家贡品。它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被列为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英德英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