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工艺品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工艺品 > 正文
“抗战珍存”彰显民族不屈精神
发布时间:2015-08-25 文章来源:上海金融报
分享到:    收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由上海市收藏协会等单位承办的“抗战珍存:史料实物展”日前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揭幕。据悉,该展览展品均由沪上60余位收藏家提供,其中的实物既有金融经济类,又有文化军事类,它鲜明地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由上海市收藏协会等单位承办的“抗战珍存:史料实物展”日前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揭幕。据悉,该展览展品均由沪上60余位收藏家提供,其中的实物既有金融经济类,又有文化军事类,它鲜明地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从“9·18事变”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到“卢沟桥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批国土遭沦陷,大量同胞被杀害。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创导的统一战线指引下,全国实现了各党派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其间出现了许多惨烈的战役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比如,淞沪抗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这些战役有的已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上海市收藏协会理事、知名红色收藏家葛卫东是此次参展者之一。葛先生历经近20年的不辞辛劳,目前已收集到数百件红色珍贵藏品,其中不乏珍罕的报刊、书籍等史料。比如,“9·18事变”后,反映东三省人民抗击日寇的《国难记》戏剧汇集、报刊类中的《每日译报》、书信日记类中的《唐维才日记》,还有毛泽东《论持久战》早期版本等,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现撷取其中两册戏剧汇集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民国25年戏剧汇集《国难记》该戏剧汇集系民国25年(1936年)4月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的赠阅非卖读物。编者童振华。此书为32开本,封面为套色印刷,上端套红“国难记”三字,下标编者姓名;在一幅中国地图上,以深色标注“黑、吉、辽”东北三省,图左下为竖式排列的“图说”,共计八行。在1931年9月18日至1935年日寇占领的地方,封面右下角标“国难地图”四字,亦竖式排列;扉页一为出版社的“赠给读者诸君”字样,扉页二和扉页三为“序”,并标明了作序的时间和地点。其附录中“关于国难记唱腔的几句话”为吕骥书写;另有周巍峙的“关于扬州调”文字。戏文共有四则,一是“九·一八”日寇进兵,二是东三省人民遭难,三是小抵抗华军得胜,四是大团结民众救亡。从内容上不难看出,这册汇集是反映抗战题材的戏剧文字稿,其作者童振华和柳湜当时均是年轻的文化工作者,而吕骥和周巍峙则是音乐人。时值东北沦陷,他们目睹同胞受难,就用戏曲的方式宣传抗日,这正是中华儿女在抗战时期所体现的巨大力量。

民国27年战时读物《救亡戏剧》该读物是戏剧剧本的汇集,民国27年(1938年)2月由战时读物编译社发行,编者为陈文杰。其书竖版排列,32开本,封面为套色印刷,似是一幅较大的战争场面宣传画,封面下端为自右向左的书名《救亡戏剧》,再下端则为编者姓名、战时读物编译社发行的文字。书中有丁玲的《重逢》、沈西岑的《罗店血战》和凌鹤的《火海中的孤军》等作品,均以淞沪抗战实例为题材,从不同角度叙述了浴血抗战中的人与事,且短小精悍,剧情简明生动。1938年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戏剧对于抗敌救亡具有唤起民众的作用。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曾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较大反响,《重逢》仅是她诸多抗战戏剧题材之一。沈西岑的《罗店血战》、凌鹤的《火海中的孤军》在上海乃至全国也引起很大反响,对唤醒民众、抵御日寇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此外,书中的宋之的《黄浦月》和荒煤《七·二八之夜》两部戏剧也相当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