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雕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雕刻 > 正文
寻觅山野之风 雕刻日月之光——访中国根雕大师黄宽宏
发布时间:2018-12-12 文章来源:金华日报
分享到:    收藏
0.jpg

 

古往今来,凡不可多得的臻品,皆为专注及对完美的追求所铸。一颗匠心、两只巧手,工匠者,即为精心雕琢之人。他们对匠心的坚守,就是对老手艺的传承,是古老中国的敦厚根基,更是现今我们需要保留和发扬的珍贵文化。

永康素有“中国五金工匠之乡”之称,不乏“工匠善工”。其中,“永康锡雕”“永康铜艺”等多项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古至今,这种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工匠精神”,铸就了当前闻名海内外的五金名城,支撑和引领着永康五金的创新发展。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永康根雕技艺。

不雕而雕 天然成趣

“寻觅山野之风,寻觅的是树根的灵与魂。”记者第一次遇见黄宽宏时,他正在根雕工作室中拿着新入手的树根酝酿创意。树根匿于山野,吸收日月精华,这赋予了它灵魂,而一锯一凿,则赋予了树根新的生命。“不雕而雕”,天然成趣,保留自然美,挖掘内在美,黄宽宏不仅有耐心、细心,更有慧眼,在树根里发现美,变废为宝。

与他人不同,黄宽宏对根雕的兴趣正如“不雕而雕”的树根一般,自然而然,“从记事起,我就开始跟着祖父学做木工,当时只觉得好玩有趣。”黄宽宏1948年出生于木雕工艺世家,自幼受祖辈熏陶,天资聪慧。他说,那时的他年纪还小,便拿起工具学做木工,从做一些桌椅板凳到大红花床,锻炼的是耐心和眼力,而这也帮他积攒了浑厚的基本功。

“到后来开始学习做根雕,我才知道,根雕考验的不仅仅是手力还有眼力和脑力。”黄宽宏说,一块树根拿在手上,从巧妙的构思和一敲一凿,有的要做上几个月,有的只需要一两天,遇到了对的树根,所有构思和联想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在水田里休息的水牛,展翅翱翔的雄鹰,仰天长啸的狮子,翩翩起舞的仙女……上世纪80年代末,黄宽宏开始从事根艺创作,平时工作就坐在家门外的小院子里,这一坐就是30年。

感怀根雕情 助力新传承

“根雕,贵在寻觅与观察,根雕最珍贵的便是‘自然造化’,发现平常人所未见的‘形’。”黄宽宏说,人为的东西往往难免做作,只有自然的,才是流畅、赏心悦目、久看不厌的。在黄宽宏的众多作品中,《云游》是他最为珍贵的一个作品,从构思到雕刻仅两天便完成了,“好树根需要寻觅,但只要发现了,灵感和构思很快便占据在我脑子里。”为了寻觅一块好根,黄宽宏常常足踏山野,步履古陌,涉步于涧溪流水之中,为了寻找一个好的题材,他经常到云南、贵州、张家界等地的森林去寻找树根。

在边走边创作的同时,黄宽宏更是坚守初心,身体力行地传承这门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去年5月,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落户舟山镇初中,黄宽宏担任该校根雕技艺特色课程指导老师,不仅让非遗文化进入校园,更让“永康根雕”这门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与发展。黄宽宏说,现在在学习根雕的有40多名学生,他们想象力丰富,有些创新的构思让他认识到推广这门技艺很有必要。

“根雕制作的过程比较缓慢枯燥,推广这门手艺,让根雕进入大众视野,是我作为一名手艺人的责任。”黄宽宏说,不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较为复杂,所花时间较长,如何将这门手工艺推广出去,让大众愿意学习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懂得坚守,亦是一种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