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捐赠的晋侯对盨(盨音xǔ,是汉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
9件周代青铜器入藏上博 捐赠者美籍华人范季融上午参加仪式
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将美籍华人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捐赠的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收藏。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和捐赠者范季融先生等出席了在上博举办的入藏仪式。
励小捷表示,上海博物馆作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化地标。国家文物局一贯支持上海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在全国博物馆系统宣传推广上海博物馆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此次国家文物局向上海博物馆划拨文物,既为尊重文物捐赠人意愿,也为丰富上海博物馆藏品体系,推动上海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
此次划拨的9件周代青铜器源自甘肃秦公墓和山西晋侯墓,是研究秦国和晋国早期历史、艺术及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上世纪90年代初,秦公墓和晋侯墓遭到非法盗掘,许多珍贵文物辗转流失海外。2009年,美籍华人范季融、胡盈莹夫妇将其收藏的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范季融先生及其家人对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尤其上海博物馆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重大贡献。其岳父胡惠春是香港“敏求精舍”创会会长,解放初期曾在香港帮国家收购了大量流散文物。他是明清官窑瓷器的重要收藏家,先后以不同形式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350余件藏品。上海博物馆专门为其捐赠藏品开设了暂得楼陶瓷陈列专室。
1959年,范季融和胡盈莹结婚,在收藏爱好与收藏观上与胡惠春十分契合。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翁婿多次向国内博物馆捐赠瓷器、青铜器、书画、古籍善本等珍贵文物。
范季融设于美国纽约的首阳斋,珍藏有百余件珍贵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是当今世界重要的青铜器私人收藏之一。据说,范季融对青铜器的兴趣始于1990年。他陪马承源在香港逛古董店,马承源发现了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鼎,是他所见最早的带铭文的晋国青铜器,而且上面的铭文记载了史册上所没有的战争。范季融慷慨地为当时经费短缺的上博买下了这件鼎。从此,他也走上青铜器收藏之路。他尤其注重收藏有铭文的青铜,并从中发现了许多未见载于历史文献的人、地、事、物。这次入藏上博的9件青铜器都带有珍贵的铭文。范季融曾说,他自幼受西方教育成长,藉著青铜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他的收藏理念是,凡不利于保护、凡万一损毁而无法补救、凡不宜自己长期占有的东西,便送它到应该去的地方。 本报记者 林明杰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