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雕刻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社会区 > 国粹艺术 > 雕刻 > 正文
砺砺糙糙创三雕 刀刀凿凿皆国礼
发布时间:2014-12-19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到:    收藏
蔡云娣大师工作照

蔡云娣大师工作照

迎春花奖砖雕作品《兰闺雅集图》

迎春花奖砖雕作品《兰闺雅集图》

  蔡云娣,江苏苏州人,艺名石云,堂号“石艺斋”,生于石刻之乡苏州木渎镇,是雕刻之家的第三代传人。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政协委员、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评估委员会“国际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大师、美中教科文组织“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家”、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世界杰出人物称号、中国古建文物泰斗罗哲文先生入门弟子。作品多次荣获国家最高奖——“天工奖、山花奖—金奖”,并作为外交部指定国礼多次赠予联合国秘书长、外国元首及国家领导人。1994年2月石雕作品《九龙戏珠》澄泥砚在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奠基仪式上,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作为国礼赠送新加坡资政李光耀;2010年石雕作品《清明上河图》摆件被中国外交部作为国礼赠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11年4月作品澄泥石壶《早生贵子》作为威廉王子大婚礼物赠予英国皇室。多件作品被英国白金汉宫、泰国皇宫、比利时皇宫、江苏群众艺术馆、中华慈善总会、江苏档案局、江苏档案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国宝级文保单位无锡瞎子阿炳纪念馆等永久收藏。多次受到俞正声、李源潮、吴邦国、李鹏、李长春、曾庆红、李岚清、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的亲切接见。多次在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上海世博会举办个人作品展。被CCTV-3《走进幕后》、CCTV-4《华夏文明》《远方的家》、人民日报、中国之声、文汇报、世界日报等多家中外媒体专题报道。影响深远,被誉为“蔡氏石雕·东方绝艺”。

  一个民间艺人的作品可以作为国礼被永久收藏,一个世代以农为本的手艺人可以与国际雕刻大师划等号,一个只有一两个门面的小作坊可以延伸出厂、店、馆以至于堂而皇之地走进北京走向国际……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蔡云娣的创作之路展现在我们面前。

  澄泥砚,是中国的四大名砚,取材于澄泥石,又名太湖石,是一种沉积岩石,经上亿年的自然固化而成,其砂粒沉积中含有大量锶、硒、锌、锰等微量元素,石质细而不腻,粗而不松,是可雕可塑的理想材料。经过反复琢磨,蔡云娣决定将澄泥石刻成石壶。这是受了紫砂壶的启发。他说,一方面澄泥砚有实用性,因为石壶是可以当茶壶用的,澄泥石也具备紫砂壶一样的透气性功能;可以依托紫砂壶的市场声誉,将实用、收藏、名望汇集于澄泥石壶一身的路一定能走通。1982年,历史上第一把澄泥石壶在蔡云娣手中诞生,并荣获国际民间手工艺金奖、国际民俗风情博览会金奖。当年英国威廉王子的大婚礼物也是蔡云娣的石壶。从一般的纪念品到国家礼物,从“招财进宝”到“早生贵子”的不同题材,在蔡云娣手里一共制作出了100多种款式,共计十万多把石壶。就这一把把石壶,着实让蔡云娣美美地风光了一把。

  在澄泥石壶上做足了文章的蔡云娣,到了1986年,他开始研究澄泥石人物雕和摆件雕,出手不凡,石雕《十八罗汉》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花奖”银杯,石雕《白蛇传》获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天工奖”,石雕《人生三亿》(一组三件)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这一类的获奖作品太多了,《梦里水乡》、《农家》、《新生》、《饮中八仙》等等,都获得了国家级大奖。似乎只要蔡大师一出手,就是个获大奖的作品,然而有谁知道大师的辛劳。从制作出一件作品的流程来说,大致要经过打凿开采、自然雨淋、风干人工选料、切坯、内腔制作、水检、二次坯料构思、勾线放样、粗雕、精雕、打磨、着色、清理、包装出品的流程。在雕刻技艺上,在一件作品上往往要用到浮雕、圆雕、透雕、薄意雕、镂雕和浅雕等种种手法,要不然,斑驳的梅桩、破壳的竹笋、苍老的松柏、壮硕的水果、开裂的竹木、锈蚀的古币,腐朽的虫咬蚁垤,神采的活灵活现,这里头都是蔡云娣一刀刀一凿凿打磨出来的。特别是从传统的“老八件”砚台,到石壶的出台,再到人物和摆件的出台,都刻录着蔡云娣的超越与梦想。

  蔡云娣可以雕刻澄泥石,但他不可以开采澄泥石。澄泥石的禁止开采,意味着这一门“非遗”将走到尽头。然而,在多次提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他显得十分无奈。为了不使这门艺术死在自己手里,他只能跳出狭隘的“非遗”框框和“传承”理念,进而对“文化产业”等概念作全新的解读。他在从事石雕的同时,开发了砖雕业务,并使之机械化和产业化。他说不让人家吃饱肚皮发大财的“传承”终究是传承不下去的,何况雕刻技艺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材料上的展示,真正的雕刻大师应该在尽可能多的材料上都能雕出精品来,这才是我们要传承的目的,为此,他还尝试着进行过木雕、玉雕。那天在工业园区的蔡云娣江南三雕艺术馆的二楼,看到一尊木雕菩萨,我们不相信是蔡云娣雕的,可事实上就是他雕的,而且是雕在一棵千年黄杨木上。要不是有十二分的把握,一般人是不会把如此名贵的材料当“练刀”用的。为此,我们问蔡云娣在哪里学过木雕,他笑笑说自己跟自己学的。他说雕刻分石雕、砖雕、木雕三大类,只要行家都知道这三者之间是相通的,举一反三,硬软脆韧不同罢了。当我们在艺术馆中看到玉鐲、玉佩、玉串等玉雕作品时,我们再不会怀疑是他的作品了。

  从传统中来,又从传统中出,传统与现代,在他面前不是一座座山,而是一路路水,于是他将传统的符号镶入了再镶入,把现代的元素放大了再放大;从市场中来,又从市场中出,市场与艺术,在他面前不是一道道坎,而是一条条路,于是他将艺术的韵味嵌入了再嵌入,把市场的理念发扬了再发扬;从情感中来,又从情感中出,真情与天趣,在他面前不是一堆堆火,而是一脉脉血,于是他将真情渗进了再渗进,把天趣凝聚了再凝聚。

  越往前走的人,越会有历史的责任感。蔡云娣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着一个梦,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建一个历代石雕文化馆。他要把多年来收藏和不断收购来的石雕宝物连同自己和当代的心仪作品展示出来,上自石器时代,下至当代名家的作品。他说他要把自己和当代的作品放进石雕历史的长河中去展示,让人们从中去寻找和触摸历史的和当代的文化符号、文化标识、文化记忆。蔡云娣能想到这个份上能说到这个份上,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要做到那个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