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交付使用,“天堑变通途”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长江自古称为天堑。武昌、汉口隔岸相望,过去只能依靠木船和轮渡来运送南来北往的物资和行人。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工程师詹天佑,曾在1911年和1913年两次发起筹建武汉长江大桥,可是在动荡的年代,他的努力只能付诸东流。 长江两岸的民谣曾这样唱道:黄河水,治不好;长江桥,修不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配合国家建设面临的宏伟任务,实现我国人民的多年愿望,党和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为民造福。1950年,政务院责成铁道部进行桥梁的测量勘探工作。1955年9月大桥工程开工。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建国初期国家在湖北省进行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实际总投资1.38亿元。在大桥的建设中,首创了新型的管柱基础结构,使水下的桥墩修建工作全部在水面上进行。这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全国各地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设大军在汉水和长江上展开了艰苦的战斗。整个大桥工程从1955年9月动工,到1957年10月建成通车,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时间,比计划提前了一年零三个月。 10月15号这一天,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在武汉隆重举行。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路面宽18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在长江天堑上,将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成一线,两线也因此改称为京广线。大桥通车后,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巨大,仅通车的头5年,通过的运输量就达8000多万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谱写了中国人民建设史的新篇章。 (来源:《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 长江大桥知多少 通常,我们把金沙江和岷江在四川省宜宾市汇合之后形成的滔滔东流的大江正式称为长江。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只能通过轮渡过江,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4年底,在长江上建起了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原均为国家拨款,建后不收过桥费;现在为各种形式的筹资、贷款,建后收费还贷)及造桥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高投入、高技术、大跨径的长江大桥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修建起来,截止到2005年3月28日,长江宜宾至上海江段有已建成通车的特大型桥梁39座,在建的桥梁17座(不包括规划中或设计中的桥梁),另有1座在建的特殊“桥梁”―――武汉长江隧道。 长江从上海至宜宾江段共57座长江大桥(含武汉长江隧道),自逆流而上依次是: 江苏省境内7座:苏通大桥(在建)、江阴长江大桥、扬中长江大桥(注:未跨长江南北)、润扬长江大桥(在建)、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南京长江三桥(在建); 安徽省境内3座: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铜陵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 江西与湖北省界之间1座:九江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 湖北省境内17座(含一座在建隧道):黄石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在建)、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在建)、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隧道(在建)、武汉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宜昌长江大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铁路桥)(在建)、葛洲坝三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巴东长江大桥; 重庆市境内23座:巫山长江大桥、奉节长江大桥(在建)、云阳长江大桥(在建)、万州长江二桥、万宜铁路万州长江大桥(铁路桥)(在建)、万州长江大桥、忠县长江大桥、丰都长江大桥、涪陵李渡长江桥(在建)、涪陵长江大桥、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在建)、长寿长江大桥(铁路桥)、重庆大佛寺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长江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鹅公岩大桥、重庆李家沱大桥、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马桑溪大桥、白沙沱大桥(铁路桥)、地维长江大桥、江津长江大桥; 四川省境内6座:泸州泰安长江大桥(在建)、泸州铁路长江大桥(铁路桥)、泸州长江二桥、泸州长江大桥、江安长江大桥(在建)、宜宾长江大桥(在建)。(来源:科技日报) 精选大事件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发布时间:2017-10-15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中国网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中国网
分享到:
收藏
责任编辑:子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