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贵州姑娘杨昌芹在竹编工艺创新中发现了脱贫商机;28岁的普洱贡茶技艺传人李明泽悉心照顾着百亩古茶园;3岁开始练武的张奇钢将800多年历史的岳家拳带进了中小学校;江苏姑娘姚兰正筹备苏绣品牌馆,准备在艺术和实用的天平上探索平衡。
当非遗的接力棒从老一代人手中交到下一代手中,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回答,没有让人失望。
一、专注丝艺带富乡土,用竹编托起脱贫梦
经济效益不好,曾经是竹编工艺不被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2005年,15岁的苗族女孩杨昌芹在黔东印江民族职业学校读书。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脱贫机会,是杨昌芹最大的愿望。她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机会其实就在身边,就藏在不起眼的竹丝之中。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正在处理竹丝。
一个偶然的契机,杨昌芹成为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的学生。一件件竹编工艺品,一个个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让杨昌芹惊叹不已,她惊喜地发现小竹子中有大文章。“过去,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竹编凉席、背篓之类的生活用具,但没什么创意,产品附加值低。为什么不试试自己创作,发展年轻人喜欢的新型竹编工艺呢?”杨昌芹意识到,小小竹编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要创新,得先从基础学起。竹编工艺学起来很难,最关键的是拉丝环节,要把一厘米宽的篾片剖成20多根晶莹透明、细如头发的细竹丝,才能进一步编织。“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总是掌握不好刀的力度,轻了削不下去,重了又会割到手,每天都是新伤压旧伤。”竹编之难,让不少一起拜师学艺的同学望而却步。但杨昌芹不同,她坐得住,静得下,肯下功夫,没过多久,就成了陈文兰的得意门生。
陈文兰(右)教杨昌芹(左)编织。
老师专攻平面竹编工艺,杨昌芹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立体竹编工艺。这种工艺别具一格,不仅让竹编产品具有美学价值,还让其实用性更上一层楼。慢慢地,她的作品开始备受瞩目,《竹编熊猫》《大肚佛》两部立体竹编作品被国际竹藤中心、贵州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永久收藏,竹编茶壶等新产品更打开了竹编产品销售市场的大门。
“要传承,就得把技艺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让老手艺贴近生活,让大家接受和喜爱,从而开拓出新的市场。”杨昌芹说。
脱贫,不仅关系到一个小姑娘的命运,更关系到大山里千千万万竹农的生活。竹农除了种竹子,能不能有一技之长?赤水市的80万亩杂竹,能不能有用武之地?杨昌芹开始琢磨产业化发展竹编工艺,还义务开展培训。终于,2012年,在赤水市政府的资金扶持下,杨昌芹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竹农中的不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公司年销售额目前已达300万元。
“我自己是农村出来的,特别能理解农村的生活。”杨昌芹说。如今,一双巧手带富的是一方水土和百姓,一颗年轻的心跟着非遗的传承一起跃动,竹丝翻飞中,青春匠心光芒可见。
杨昌芹的“竹编茶壶”系列作品之一。
二、弃医从艺遵从内心,去粗取精传承普洱茶艺
“听老辈人讲,清朝时,每到春茶采摘季节,官府都会派兵看守,采摘进贡。”距离普洱市30公里的困鹿山古茶园曾是清朝普洱贡茶的所在地,今年28岁的李明泽,祖上就是普洱贡茶的制作人。贡茶制度随着清朝的灭亡戛然而止,贡茶制作技艺却在李家后人的传承下得以保留。
1987年,李明泽的奶奶匡志英花800元“巨资”买下了困鹿山上百亩古茶园的经营权。“当时,普洱茶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在我国还没有引起重视,普洱茶区以滇绿茶、滇青茶为主,普洱茶价格很低,没人愿意从事普洱茶的生产工作。”李明泽的父亲、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回忆。
面对李兴昌的不解,母亲跟李兴昌讲起了家族300余年的普洱贡茶制作历史。听到祖辈在制茶技艺上的精进与坚持,李兴昌开始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古茶园,“古茶树对普洱贡茶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见证和载体作用,虽然不能说话,却代表了普洱茶的悠悠历史”。
古茶树。
当时,困鹿山上尚有1万多亩古茶园未被勘查,为了了解和保护古茶树,李兴昌自己掏钱,带着工人扎进深山老林,调查古茶园、绘制古茶树地图。
“吃住都在深山里,我负责记录,每找到一棵古茶树,我们都会仔细记下这棵树的直径、位置等信息。当时,很多人说我父亲傻。”李明泽说。
终于,经过十几年的走访调查,2003年,这部包含古茶园文化、历史和现状的地图绘制完成,为之后茶旅开发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长于茶园,父亲是非遗传人,得天独厚的环境让茶变成了李明泽身体中的“基因”。“离茶远了就会焦虑。”李明泽说。最终,李明泽放弃牙医职业,传承父亲的制茶技艺。
李兴昌(右)与李明泽(左)在制作普洱茶。
勤学苦练、德艺双馨是李兴昌对所有徒弟的要求,对李明泽也不例外。普洱贡茶的制作工序前后加起来有70多项,其中,杀青是决定普洱茶好坏的关键步骤。杀青要将茶叶倒入200摄氏度以上的铁锅中,翻起抖落,去掉茶叶的生涩味,让茶香充分凸显。在高温的铁锅中炒茶,初学者李明泽常被烫得满手水泡。对此,李兴昌有自己的坚持:“在这一过程中,要凭借经验和手感,判断茶叶的状态,这是语言不能表达的。”
经过多年的学习,李明泽现在已经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制作工艺上去粗取精,把一些落后的、存在缺陷的部分通过现代先进工艺改进,使得普洱茶产品的品质和形态更加完美,更加适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是传承人的追求。”李明泽一直记得父亲对自己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