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品牌故事

先辈定名公而雅 后人开办同仁堂
发布时间:2013-03-25
文章来源:国宝同仁堂
分享到: 收藏

    许多人看到这家新店的字号也觉着特别:“嘿,这家新开张的药铺有意思,叫‘同仁堂’。”
    “怎么着,真有铜人儿吗?”
    “不是铜打的人,是一视同仁的‘同仁’。”
    “这家药铺的名儿好,抓药就到这儿来,准保不欺客。”
也有人议论道:“这‘同仁堂’是老乐家的买卖,可我怎么听说崇文门那边的‘万全堂’也是老乐家的买卖?”
    乐凤鸣的一位朋友便解释说:“乐家世代行医卖药,且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所制药味灵验,因此人们说到‘乐家’,都交口称赞。老三乐凤仪在崇文门外大街路西开了万全堂,现在老二乐凤鸣又在大栅栏开了同仁堂,两家店都是老乐家的药铺。不过,来日方长,今后两家宝号谁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得看各人的本事了。”
    听乐凤鸣的朋友一解释,有人就说:“同仁堂有大栅栏这块宝地托着,必然前程似锦,大栅栏也会更加红火。‘店靠地兴,地凭店旺’嘛。”
    “您这话说的不错。”众人也都应和着。
原来,康熙年间,北京各业发展迅猛,当时在崇文门设有“商税事务衙门”,进入京城的货物必须在此通过,并按规定交税。因此这一带就形成了有名的繁华市场,不仅有酒行和花市,也成了药店、钱庄和说书卖艺的集中之地。有人写诗赞道:“海贷门(崇文门的别称)前傍两衢,布棚连接小行庐;游人到此围环坐,听唱盲词说大书。”(褚维垲《燕京杂咏》)
    乐家的府第就在崇文门一带的打磨厂,也是占了地利之便。乐显扬逝世后的十四年间,乐家在这里为人解除病痛,配售药物,实现了乐显扬“济世养生”的理想。不过,乐凤鸣自决心投身于药业之后,为了更好地发展,还是决定另择宝地,开设同仁堂。有人劝乐凤鸣:“守着家门做买卖多好!这里本就是黄金宝地,又有令尊大人立下的根基,就地发展才是上策。”
    可是乐凤鸣考虑到,一方面,老三乐凤仪在崇文门大街路西开设“万全堂”,自己再在附近开设“同仁堂”,岂不是同根相煎?另一方面,乐凤鸣独具慧眼,他看到这时的前门在经历了清初的衰落后,又开始走向繁荣。过去的“大明门”已经改名为“大清门”,从大清门、棋盘街到珠市口一带,已经形成了京城的商业中心。经过多次踏勘和走访,乐凤鸣认定,虽然崇文门一带也是繁华之地,但是位于中轴线的前门商业区档次更高,更有前途。尤其是大栅栏,尽管还没有达到全盛时期,却已经是前门一带最繁华的地界,前途无量。可是在这地方开店,不仅要有巨额投入,还得有过人的胆魄,因为树大招风,大栅栏一旦成了“日进斗金”之地,也就成了商家的鏖战之所。不过,为了实现“养生济人”的目的,就要知难而进,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因此,乐凤鸣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大栅栏作为店址。
    新店开张,同仁堂门前自然是张灯结彩,鼓乐喧天,贺客不断,还有好些人聚集在同仁堂门前看热闹。一位眉目周正、穿着考究、十字披红、举止大方的男子正喜气洋洋地迎接着贺客,他就是乐凤鸣。
    在进出不断的贺客中,有一位长髯飘飘、鹤发童颜的贺客朝乐凤鸣拱拱手说:“恭喜恭喜,宝号必将大展宏图,前程无量啊!”

责任编辑:子京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