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加速涌入
商业航天百舸争流
已经发布的星座计划达到20多项、涉及的卫星数量有3100多颗、平均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未来宇航研究院创始人牛旼告诉记者,当前卫星制造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如果以每颗卫星3000万元的投入来计算的话,那么截止到2025年我国商业卫星制造产业平均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2014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等国家民用空间设施建设,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
“商业航天涉及商业运载、商业卫星、商业发射、商业测控和卫星应用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国内外航天发展的热点。”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说。
“商业航天是近年来在航天领域中一个热门的话题,发展的势头势不可挡。从经济规模来说,2018年全球的航天经济收入将达到4000亿美元,而来自商业航天的收入将达到3300亿美元。”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说。
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仅一年左右时间,中国从事商业航天产业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从去年的3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百余家,商业航天已成为中国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火箭、卫星的制造、发射不再是政府的“专利”。吴志坚介绍,过去3年多时间里,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里民营火箭公司表现“亮眼”,在技术研发、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目前中国从事运载火箭制造的商业企业有49家,41家为民营企业。微纳卫星合计发射76颗,商业公司占44.3%。
随着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不断进入商业航天产业,商业航天进入了产业升级的一个快速发展期。新型材料、新型动力、新型元器件制造等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实现了商业航天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技术发展来看,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带动了航天一些新的技术突破。比如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3D打印技术使卫星在轨修理成为一种可能,冲击式太空舱将建成太空旅馆,亚轨道高超声速飞行技术将使洲际航行旅行压缩到几十分钟、十几分钟……”吴志坚说。
拓展市场、夯实技术: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急需“断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孙为钢指出,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航天需求的增加,航天的市场在不断扩大,已实现从单一的为国防服务转向为国防和社会服务,从单一的国家用户转向为多元化的用户。
高盛集团预测,在未来商业航天将达到万亿美元以上的市场。低轨星座、太空旅游、星际采矿将成为商业航天的三大主流。
我国的商业航天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思想观念转换的问题,我们的航天发展是以技术推动为主的,在商业航天中,技术只是手段、工具、支撑,市场才是目的,没有市场就没有商业航天。我们不能仅仅用过去做项目的方式、做工程的方式来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吴志坚说。
与此同时还有技术成果的转移问题。“国家所投资形成的技术产品和技术成果是国家资产,应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何通过一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来促进技术向民营企业的开放,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导致低水平重复研制,造成浪费。”吴志坚说。
此外,商业航天企业技术的积累仍然有限。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55家从事火箭制造的民营航天企业所取得的专利共46项,这46项中获得授权的仅17项。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尽快“断奶”,避免对体制内现有的技术和人才形成“过度依赖”。
让资本助力商业航天健康发展
“商业航天不仅是加速形成航天产业新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太空经济的重要手段。太空对于大众而言已不再遥远,全社会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太空活动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便利。”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空间工程部部长张兆勇说。
“面对当前商业航天活动活跃、参与单位众多的情况,中国将在国家顶层对航天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研究。”吴艳华说。
“我们将积极营造有利于商业航天企业发展的环境。”吴艳华表示,中国大力支持并鼓励商业企业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航天的科研生产、试验和运营等活动,欢迎商业企业参与国家的有关航天科研生产项目。
如何引导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相关的航天活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认为,应正确理解长期资金与科技创新两者关系,使长期资金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企业的盟友,引导长期资金投身科技创新领域,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使各类长期资金也能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应立足国内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备的工业体系,重视顶层制度设计,引导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在壮大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形成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王文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