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消息是在上周末的云栖大会上海分站上放出的,同步开建的还有印尼数据中心。去年6月,亚马逊云服务AWS在印度孟买的数据中心开服,微软云服务Azure也在印度南、北、中部三点布局。过去一年,4G网络的渗透和境外资本的进驻让印度创业与用户市场蓬勃发展,迅速激发了这片基础设施落后的南亚大陆对云的需求。
孙正义、马云、贝索斯,当今互联网最有权势的三人都已“押宝”印度。与主要躲在幕后操控资本杠杆的孙正义不同,马云和贝索斯都有具体业务在印度落地,除云计算外,还涉及电商、支付、物流、媒体娱乐等。
可以预见,在全球为数不多能保持互联网高增长的新兴市场印度,阿里巴巴与亚马逊未来必有一战。但不同于13年前那场著名的淘宝eBay对决,眼下的争夺带有浓厚的生态色彩与立体打法,这也是互联网多年来产业融合的必然结果。
可用区竞赛
对于选址在孟买的数据中心何时能开服运营,阿里云尚未给出时间表。但目前它已经与“印度版电信”塔塔通信(Tata)合作,目标是软硬件互通,共享客户。据其官网介绍,塔塔是印度最大的国际长途、企业数据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为全球30多个国家承运电信服务,有20多万公里的网络光纤与海底电缆。
从塔塔的身份不难看出,它在这次合作中扮演的更多是渠道角色,数据传输的前提是物理介质的接入。阿里云已对这种模式驾轻就熟,之前在法兰克福就与沃达丰合作,开拓欧洲市场,并在去年年底将德国数据中心投入使用。
在开拓境外市场进程中,阿里云在用两条腿走路。既有“直营店”,比如在美国、新加坡直接建设数据中心,亚马逊AWS的海外扩张采用的就是自建模式;另一种方式是在日本、迪拜、德国、印度等地与当地的大型网络服务商合作。但在印度,目前阿里云尚未达到像它在日本与软银组建合资公司的合作深度。
AWS于2015年宣布在孟买建数据中心,2016年6年开服时它对外称,已经有7.5万印度客户在使用AWS。目前,AWS在全球已投入使用的有16个基础设施区域(infrastructure region)共42个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同一个区域一般会配2-3个可用区,作用是容灾备份)。已建成的区域除了政府服务GovCloud,还包括美东的弗吉尼亚和俄亥俄、美西的俄勒冈和加州、加拿大中部、南美洲的巴西圣保罗、欧洲的爱尔兰、法兰克福和伦敦、亚太地区的新加坡、悉尼、东京、首尔、孟买,以及北京。下一步将建成的是巴黎、斯德哥尔摩和宁夏中卫。
相比,阿里云除了在国内6个城市建有数据中心外,目前境外已覆盖(包括在建)区域包括美东、美西、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迪拜、香港、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共17个区域、数十个可用区。双方在范围上不相上下。
云厂商为何热衷于全球建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云计算不像游戏、社交那么online,数据传输受物理介质和距离影响。假设一个印度客户“上云”,他用孟买的数据中心理论上一定比用新加坡或北京的更快传送数据,以保证“时延”控制在数毫秒以内。一家云厂商在全球布置的可用区数量基本与其客户量成正比。
但距离不是唯一因素,当地数据法规有时候由不得外来云厂商肆意发挥。近些年随着大数据热,“数据主权”意识在各国政要头脑里增强。像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对这方面的态度相对更“保守”。在当地建数据中心有利于扫清数据合规方面的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离新加坡这么近,阿里云还要在马来西亚再建一个数据中心。”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上周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他对国际化愈发强烈的一个感受是,国不分大小,都在强调数据主权,因此海外拓展应尊重当地习惯和诉求。作为马云构想的eWTP全球在线贸易网络落地的第一站,吉隆坡到新加坡的距离不到350公里,但当地对数据监管有自己的要求。
在AWS建孟买数据节点之前,也曾有一些已经在使用AWS的印度客户向其提出数据存储迁移到本地的请求。这也是阿里云与当地龙头企业塔塔通信合作的原因之一,“如果阿里云单枪匹马进入印度市场是有很高的学习成本的。”胡晓明说。
从冷兵器到地对空
上个月,日本软银14亿美元投资印度第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tm的母公司One97,成为印度单笔最大的由单一投资人完成的投资。One97更早前接受了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的联合投资。拥有2.15亿用户的Paytm只是印度初创企业快速成长与境外资本疯狂追逐的一个缩影。
印度的互联网当下有多火?在“互联网女皇”凯鹏华盈(KPCB)合伙人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最新发布的《2017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印度是唯一一个以国家划分并被单列的章节,一共占了整个报告350多页中的50多页。报告称,有3.55亿网民(数量仅次于中国)的印度互联网渗透率为27%,并呈现跳跃式增长,在娱乐、在线教育、移动支付、电商等领域尤为突出。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互联网也可能是一把虚火。移动互联网热潮和最近一年信实电信(已和阿里云合作)旗下Jio在印度廉价推广4G网络有关。印度除了少数精英阶层外,大量农村人口的购买力还很弱,创业公司估值缺乏合理性,投资风险相对大。
Paytm总裁Bhushan Patil拿物流对第一财经记者举例说,印度电商包裹平均送达用时4天,仓库平均利用率不到60%。与中国相比,印度在物流基础设施、软件水平、人工效率、仓储自动化方面比较落后。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印度市场增长空间的一种暗示。比如,除了在印度自建物流、并已上线2天内送达服务Prime的亚马逊外,物流巨头DHL刚刚宣布要在未来3-4年在印度投资1亿美元,用于扩建仓储中心。
以上述背景再来看阿里云落地印度,虽说与中国互联网公司(手机、游戏、直播、工具类App等)出海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的声势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与整个阿里在当地的战略布局合拍。
马云在印度打出的组合拳是以Paytm的用户优势切入本土的线上线下市场,以Paytm的分拆进入电商领域,云计算以基础设施角色接入,阿里影业套用国内起家路径,先收购印度第二大在线票务平台TicketNew,进入分发市场,再向上游寻找与宝莱坞内容合作的机会,同时辅以UC浏览器等工具类产品圈用户。目前,UC浏览器在印度的谷歌市场(Google Play)下载量最新排名第六,在当地手机浏览器市场份额占比50%,超过Chrome。
相比于阿里目前在印度电商与物流领域的起步阶段(有消息称阿里正在物色投资Delhivery等印度物流),亚马逊在印度电商市场份额已经追平了本土第一大平台Flipkart,但它在当地移动支付市场远逊于拥有Paytm与支付宝底层技术能力的阿里。而影视娱乐是亚马逊在印度第二大投资。在2017年一季度财报里,贝索斯比较罕见地开篇重点着墨于印度市场,“Prime会员选品增长了75%,卖家履约能力提升26%,投资制作18部印度原创电视剧,推出支持英语与印度语的硬件遥控器Fire TV Stick”。由于视频和影视服务普遍受制于各国版权监管,因此亚马逊在印度与宝莱坞合作并自制影视剧,以增添Prime会员的娱乐权益,逻辑就在于此。
一位阿里巴巴美国机构投资人Sanjeet Devgan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由于亚马逊动作更快,投入巨大,贝索斯已经掌握了印度市场的先机;但在他目前的工作地新加坡,阿里控股的电商Lazada已经做到了当地市场的NO.1。
亚马逊也没有放弃岛屿星罗棋布、环境更复杂的东南亚市场,它正在当地试水一项两小时配送服务Prime Now。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路径上并没有多少直接竞争,亚马逊在美国本土的最大对手是谷歌、Facebook,早已不是10年前拘泥于电商领域的对手eBay。一家赚钱能力极强的中国公司,一家常年游走在盈亏平衡点的西雅图巨头,阿里巴巴与亚马逊近期都迎来股价大涨。但股票短期只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对于这种级别的公司,眼下的股价和市值所反映的是它们5-7年前就铺垫的东西。
与13年前那场淘宝eBay一战相比,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印度市场的争夺将是各自背后生态的比拼,跨越了传统的电商边界。长远看,全球互联网Top6公司之间的竞争不会仅限于某一些地区、某几个领域。阿里巴巴CEO张勇最近在一个细微的财报措辞上做了调整,将年度活跃买家改成了年度活跃消费者,表明阿里在2036财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目标下,对用户边界的重新理解。当互联网几乎无孔不入,已很难再被界定为一个行业时,竞争将是随时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