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穿着价值上万的时装在菜市场因为不知蔬菜价格上涨了,而对菜贩多收的几毛钱和对方高声对峙。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一种心理病态,而是人“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寻常心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负心理,在价值观上也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人的自负心态也会对品牌有影响?
当面对标价3000元的联想手机和3500元的苹果手机时你会怎么选择?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不约而同多出500元购买苹果手机,这就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品牌价值是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了我们的内心?是哪一方面击中了灵魂深处?也许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同,人在复杂的选择面前只会听从心中的认知,每个人都会对他所关心的商品或品牌进行价值排列,可以信赖的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品牌放在首位,而低认知低美誉度陌生的品牌放在记忆之外甚至排斥,很多人甚至不追究某一品牌成为他首选的具体原因。
在品牌战略中,企业的品牌拓展和市场细分是不能违背消费群体认知的,例如“联想”品牌进驻消费者内心的是电脑而不是手机,同样价值上万的奢侈品品牌突然退出面向普通消费者低价格的服装产品也是错误的。品牌的拓展和跨甲应该遵循消费者的认知,盲目扩展和市场细分会严重损害品牌价值,造成认知混乱和忠实消费者的抛弃。
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人性弱点,让坚持以“核心价值为主要方向”的品牌赢得更多忠实顾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时候坚守就是发展!
六、渴望被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及甚至服从。
人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也有融入群体被接受或被群体所崇拜的愿望,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把身处的社会群体做细分,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而变化。身份地位和品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品牌识别成为了当今人作为身份认同的标签,与人的经济能力身份地位文化品位精神状态有着晴雨表的作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身份识别和认同几乎依赖于品牌识别。
所以品牌战略规划就应该系统性的思考自己会服务于什么样的人群,自己的产品价值能否打动特定的消费群体。从产品本身到命名、到包装、到定价、到广告语、到使用者身份定位、到销售渠道、到发展战略规划等等都要严格围绕特定群体的价值观来规划。
品牌应该是一个诱人的身份象征,是被消费者当成展示身份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具。让品牌成为消费者身份认同的道具,才是品牌创新和价值维护的终极目标。
七、反抗被约束
人都是爱自由的动物,无论是身体被束缚还是思想。在自由的世界中我们甚至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约束作斗争。在品牌的世界中,追逐自由是成为品牌被追逐和认同的又一个重要价值。
生活中我们对过于繁琐的操作感到厌恶,对需要遵循的规则充满敌意。我们默认了许多无法改变的约束,但在灵魂的深处,我们崇尚自由,梦想着有一天摆脱掉所有的束缚。在精神世界里,自由是一种奢华的象征,人们追逐自由的脚步从未停止。。。。
追求速度:从步行到自行车,从自行车到蒸汽车,从蒸汽车到火车,从火车到轮船,从自行车到汽车,从地上奔驰到空中翱翔。。。。。人们似乎对自由奔驰的速度永远追逐着极限。
追求快乐:从满足生理快乐到精神快乐,从简单的成长到成为被人追逐的偶像。。。。人们对快乐的追求没有止境,我们总是追逐着快乐的最高境界。
摆脱幸福的约束:我们从未停止定义幸福的标准,总是在不断提高幸福的门槛。很显然幸福也是一种束缚。
苹果公司摆脱了传统智能手机操作复杂的束缚,平台式的简单应用让小小的智能手机拥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奔驰公司让汽车不再只是驾驶机器,给予了舒适的自由。宝马公司让驾驶变得自由,成为了终极驾驶机器。麦当劳让餐厅变成了释放压力的地方,于是他成了人人追逐的快乐餐饮品牌。越来越多的成功品牌诠释了自由对品牌的影响力。。。。
你的品牌能带给消费者什么样的自由?
八、对有意思和有意义之间的选择
孩子在读书时,对愉快的互动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
我们工作时,常常会被一些与工作不相关的趣事夺走注意力。。。。
类似“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芙蓉姐姐的大S”“凤姐的惊人语录”的标题越来越多的吸引着现代人的眼球。。。。
很多人在面对有意义和有意思的选择题时,都毫无意识的选择了后者。小孩子贪玩大人也忙着享乐。那么有意思和有意义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生存逻辑?
为实现饱满的人生,创造有意思有意义的人生,断断续续地做着某些有意思的事,而最终,都需要回到有意义的事。有意义是人们为了生存必须遵循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而有意思,只是人们在达到生存目的过程中发现的乐趣。
人们在选择品牌的过程中,同样也遵循着这一看似“没有意义”的逻辑。孩子们永远对家里精心准备的中餐没有兴趣,转而跑去麦当劳吃着大人们眼中的垃圾食品。
在品牌营销的世界里,如果你能够给“有意义”的营销思维注入30%的“有意思”,或者给“有意思”的营销植入30%的“有意义”元素,你的营销创新思维会豁然开朗,你会突然品牌的接受度会有很大的改观。“有意义”中渗透着“有意思”,“有意思”中渗透着“有意义”,二者相互弥补,相得益彰,只有巧妙地将“有意义”的营销渗透进“有意思”中去,或者将“有意思”的营销渗透到“有意义”的营销中去,你的营销才能越做越强。
从人性的弱点看品牌战略
发布时间:2013-10-14
文章来源:
文章来源:
分享到:
收藏
责任编辑:陈略
相关推荐
- 21世纪品牌战略(2013-04-17)
- 李宁持续亏损两年 多品牌战略失败(2014-03-25)
- 草根投资将完成品牌战略升级 提供APP3.0极致服务(2016-12-16)
- 央企品牌创建三路径清晰 国资委将继续强化品牌战略(2017-05-10)
- 全球化品牌战略加速落地 TCL携手内马尔角逐世界杯(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