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在杭州一家楼盘的沙盘前参观咨询。(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杨毅沉、郑钧天、袁军宝、董建国)“这一层开盘卖8万元,下一层再开盘肯定就不是这个价了。”当北京某楼盘售楼小姐甩下这句话后,看房遭遇坐地涨价、囤积捂盘折磨的唐小姐心更慌了。
记者近期在全国多个热点城市调查发现,房价“疯涨”的背景下,一些楼盘随意涨价、卖公寓捆绑销售别墅、无证卖房,“火上浇油”的营销策略不仅推高了楼市预期,而且已违规甚至违法。
“坐地涨价”无视监管
记者9月在北京、上海、福建、山东等地采访10余家新盘售楼处,都没有找到相关价格公示,所有报价都是售楼小姐口头报价。同时,不少楼盘强制消费者交纳“订金”,但这笔费用并不计入房款中。
实际上,早在201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发布过《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以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监管。各地也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细则,剑指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信息不透明、价格欺诈等问题。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系列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的监管政策,目前基本上被开发商无视。
在上海,记者走访了多个住宅项目发现,随意涨价现象较为普遍。如在位于上海嘉定区的“碧桂园·嘉誉”,一位购房者称,6月开盘之前,售楼人员一直坚称单价在每平方米2.3万元左右,但开盘后直接飙到2.9万元。目前,该楼盘9月的销售单价已达到每平方米3.2万元。
捂盘搭售等乱象频频
记者发现,部分企业公然进行“恐慌式营销”,直接推高楼市预期。
——捂盘。在一些热点城市,分层卖房的模式正在推开。“我们现在都是一层一层地卖,一口气都卖了还怎么升值呢?”北京石景山区“紫御长安”楼盘的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 有楼盘甚至直接谎称“没房了”,人为形成房源稀缺的市场恐慌效应。
——搭售。在北京“国锐金顶”楼盘,要想买到那两套“仅有”的房源,还要有个附加条件。销售人员称,若要购买上述公寓房,必须要同时购买同一开发商旗下位于北京密云的一套别墅,两套房总计2300万元。
——无证卖房。如碧桂园在广西南宁天玺湾项目销售抢跑,在未能达到预售条件的情况下,伪造证明办理了预售许可证,其违规销售的房源揽金6亿元。
价格监管
不能“一限了之”
2011年,中央和各地出台价格监管措施剑指房地产销售领域中价格乱象之后,不少地方不仅要求开发商在销售时“一房一价”,还要求开发商在取得预售或现房销售资格同时备案最高销售价。
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各地的政策很难约束房地产开发商乱涨价的猫腻。济南思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咨询顾问中心总监单俊忠总结了开发商的手段:一是申报价格远高于实际定价,为后期推盘跳价留余地;二是实际价格可以高出“认筹”期间的意向区间,实现“隐性”涨价。
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并不能对预售价等价格“一限了之”,应尽快出台更加合理、严格的房价定价机制。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阿忠认为,房屋预售价必须“一房一价”“明码标价”,让房价公开、透明是房屋预售价格制度的作用之一。此外,要加强监管执法,防止开发商“浑水摸鱼”推动房价非理性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