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国学教育

国学乃国人之魂
发布时间:2011-08-24
文章来源:
分享到: 收藏

 随着教育界的各种探索和尝试,国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我们还能不能培养出国学大师……这些与国学相关的问题值得人们反思和探讨。 
  学国学就是老学究?
  在一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藏在故纸堆里的国学到底能不能获得转机?在社会分工越分越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知识更新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几千年不变的国学?
  在与记者探讨的人士中,这样的疑问非常普遍。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决定了现代人不可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指望国学复兴而再统天下,恐与潮流不符合。
  单纯地喊复兴国学,研究几百年、几千年前的旧东西,老百姓都坐下来填词作赋,研究国故,很可能导致与世界文明脱节。
  “学习国学并不是要填词作赋,去做老学究,而是继承和发扬国学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山东大学读研的一位赵姓学生对这种观点很不以为然,“传统需要人去创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精神探索与文化实践。”
  在他看来,国学在形式上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灵的积习,一种难以言传的传统文化的润泽。
  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悠久的道德传统。像港澳台和海外许多华人地区都很好地保留了国学传统,在大陆青年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时候,这些地方学生的观念要比大陆传统保守得多。
  由于国学受弃,国学中提倡的一些优良的道德观念也随之丧失,在一些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人们物欲横流,道德失范。
  “学国学是为了做人。一个多世纪了,学习西方,打倒传统,中国人是不是因此更理性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教养是不是因此更提高了?是不是因为充分西化而更受外国人敬重了?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值得今天的人们反思。”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许多人普遍认为,学习国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古诗文里本身还蕴含着很多有创造力的东西,学生们学习了古诗文后,还会自己模仿创造新的句子。而且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通的,很多大科学家古文底子都很好。
  国学大师能否再生?
  国学从近代开始得名,在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欧风美雨的涤荡下,五四前后涌现出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康有为、章太炎、王国维、辜鸿铭、陈寅恪、梁启超、鲁迅、胡适、钱钟书、季羡林、张岱年、饶宗颐……一个个令人望而起敬的名字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国学渊源。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的国学班、国学馆,大多数都将自己定位在培养“国学大师”上。对比上面提到的大师们,这些国学班是否真的能像他们期望的那样培养出“国学大师”?
  在老舍的儿子舒乙创办的“北京圣陶实验学校”,学生在学校里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还要背唐诗宋词,并开设武术、围棋、古筝、古琴、二胡、笙、埙、书法、国画课程,教授中医药知识等等。
  舒乙给学校定的目标就是“培养出一代融通古今、学贯中西、面向未来的新世纪学人”。学生的家长也有这样的想法,“将儿子送到这所学校里来,确实是想培养出一个能与王国维、钱钟书等相提并论的国学大师。”
  国学易学,大师难造。北京大学从1994年开始创办的“文史哲综合试验班”,也以培养未来的“国学大师”为目标,不过几年即匆匆停办。原来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出国从事与“国学”并不相关的研究,留下继续深造者寥寥无几。 
  一个很尴尬的现实是,从目前的社会环境看,似乎也不大具备产生“国学大师”的土壤。“国学能吃还是能用?我也喜欢国学,可是现在这个社会不允许。”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小张说,一个连文章都写不通顺的软件高手,远比一个满腹经纶的未来“国学大师”有市场。作为一个年轻人,到底应该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是去面对经史子集读古书?
  “繁体字改成简化字,割裂了传统文化的纽带。以前的国学大师,从小就读私塾,整天与古书打交道,文字相通,隔了上千年都可以与古人对话。现在用简体字,连古书都看不懂,还谈什么培养国学大师?”
  小张的说法代表了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使孩子从小很难接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如此长时间的教育脱节,使许多青少年得到的“国学”熏陶几近于零。可以说,文化教育的先天“营养不良”,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早已将未来的“国学大师”人为地扼杀了。
  也许正因为此,许多热衷于国学教育的人士举办儿童国学班,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国学的熏陶。这种治根之举,虽然慢,也许未必不能见效。未来的国学大师,说不定还真地能从他们中培养出来。
  通往神童之路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科学门类越分越细。包含了各种学科知识的国学如果要教给孩子,应该怎么教?
  国学大师牟宗三嫡传弟子、台湾省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财贵在策划了儿童诵读中国经典课程后,又开办了儿童国学基础班。经过多年的实践,他认为“很多人觉得国学经典深奥难懂,孩子不可能有兴趣,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选择以唐诗、四书、五经、古文观止、老庄等经典为诵读教本的王教授表示,让孩子背诵古文经典看来十分“八股”,而且也和现代讲究理解、游戏教学的教育方式相违背。但是经过实验,儿童不但不排斥,而且记忆能力远超过大人的想像。
  根据医学发现,小孩在十三四岁理解力才开始发展,在此之前则记忆力进展十分快速。因此,王财贵主张利用此时期的记忆力,纯粹用背经典的方式,让儿童进入中国文化的核心,以“背”字诀将经典的义理慢慢深入心底。随着生命体验的与日俱增,孩子会渐渐懂得其中道理。
  儿童读经是由诵读、识字开始,渐次要求学生熟背,老师再视情况做适度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只要持续半年以上,孩子对文字的敏感度及鉴赏能力就会提升许多。
  王财贵教授建议,经典不要从最简单的入手,最好选择永恒的经典,因为“同样是不懂,同样是十分钟,为何不挑选让他长大后还能运用自如的内容?”
  王财贵认为,经典中无所谓最精华处,章章句句都是“要语”,所以背诵的方式,是从第一章开始脚踏实地背下去,读到哪儿算到哪儿,不懂的文句,硬背即可,懂的可以多加思考,还可以从任何时候开始或停止。最好背诵后能不断复习,而且好几本书同时进行,效果最好。
  近代颇有争议的人物、学贯中西的辜鸿铭的学习心得也与王教授的观点相符合。“开始,教多少页背多少页,没感觉困难。后来,自己遍读希腊、拉丁文文史哲学名著,吃不消了。我坚持背下去。说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条机器线,一拉到头。后来,不但希腊、拉丁文,其他各国语言、文字,一学习就会,会就能记得住……”经过私塾砥砺的许多名家硕儒在自己的著述中都谈到过辜鸿铭的这种体会。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蒙学教育让孩子早慧,容易出神童。没有经过简化的繁体字包含了许多信息,除了各种知识之外,还有为人处事之道。孩子们在吟哦、诵读的过程中虽然不求甚解,但随着年龄增长与知识积淀,自然会有正确理解,并做出正确判断。
  文/本报记者 高祥
编辑:小齐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