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万国馆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财经 > 万国馆 > 正文
儿科专科诊所成新一轮投资风口
发布时间:2016-12-28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收藏

新华社 发

  身边越来越多“手牵着一个,肚子里怀着一个”的场景。2016年全面二孩时代已然来临,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却更为凸显。很多妈妈担心,孩子越来越多,儿童专科医院的号越来越难挂,将来该找谁看病?需求正催生着行业萌动,即将过去的2016年,私营儿科诊所正站上风口。未来一年,或许会有更多的人接受去私营诊所给孩子看病,行业也将迎来一番价格和服务的激战。

  紧缺的儿科医生

  今年37岁的李丽是名二孩妈妈,大宝已经6岁,趁着单独二孩的政策东风,去年底她追了二宝,两个都是男孩。相对于第一个孩子,她明显感觉到,生二孩时,无论是产检、生产还是儿科儿保,资源都更为紧张。“根本抢不到号。有一次,二宝感冒发烧出现呼吸困难、喘息,我去一家专科儿童医院临时加号,护士让我们下午3点半到。但一直等到晚上8点才轮到看病,真的很无奈。”

  和李丽一样遭遇的妈妈并不在少数。过去这一年,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加剧凸显。有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至少有20万人。《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目前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配备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1000人配备2.06名医师的水平相比,这一数值远远不及。而即使是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广东省,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也仅是0.53人。

  关于儿科医生离职、三甲医院关闭儿科的新闻也层出不穷。2015年12月1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对外声明,由于急诊儿科医生人手不足,医院暂停急诊儿科服务;2016年10月13日,中山一院东院(黄埔院区)儿科急诊宣布,因人手不足暂停夜诊……

  业界认为,儿科医生紧缺,跟1999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取消儿科学专业有关。而另一方面,儿科作为“哑科”,医生与病患及家属沟通困难,执业风险高,收入偏低等,都导致儿科人才在不断流失。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统计,平均每年每间医院有2名儿科医师离职。这种情况在广州市妇儿中心表现得更为严重,近3年来每年均有五六十名医护人员离职,儿科医生的离职率比其他科室高出了许多。

  呈燎原之势的私人诊所

  一部分儿科医生流向了私人医疗机构。难以忍受公立医院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压力,不少儿科医生离开体制,或自己创办诊所,或加盟私营门诊,希望可以“从容”为病人看病。

  儿童医院和三甲医院儿科供不应求,李丽也转向私营诊所求医。位于珠江新城旁边的广州大道中,和睦家已经在此经营多年,如今一次挂号费是1200元。但李丽觉得物有所值,“除了不必抢号不必排长龙,医护的服务也很到位。医生问得很详细,有时候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突发状况,比如孩子身上起了疹子,我拍个图发邮件给他们医生,也会获得及时回复和建议。”

  在二孩东风鼓动之下,类似和睦家这样的私人医疗机构正成燎原之势。2016年6月1日,天爱儿科诊所在珠江新城正式开业。这间由数名公立医院儿科医生辞职创办的私营诊所,是广州首家儿科专科诊所。申请营业执照时,卫生部门只能参照综合门诊结合儿科的特点设置了一套评判标准。

  天爱儿科总经理何远强告诉记者,经过半年的运营,在今年12月,诊所已经首次达成了盈亏平衡。“这一天比预想来得更早一些。”或许间接说明儿科诊所的市场需求旺盛。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6年,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就开启了多家儿科诊所,如北京的亚美儿科、杭州的浙大儿医泰迪熊诊所、深圳的维儿诺儿科门诊、计划在广深都开业的智培儿科门诊等。

  在广州珠江新城,除了天爱儿科诊所外,还有多间定位中高端市场的私营医疗诊所,将儿科作为重点打造的专科。例如卓正医疗、诺亚门诊、樱华门诊等等。外资对这块市场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今年12月,英国保柏集团宣布将在广州珠江新城和二沙岛落地两间全资综合医疗中心,其中也包括了儿科。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儿科医生的紧缺,带来的是不仅是患者就医体验的下降,更造成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缺位。有专家指出,儿科医生供不应求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而在现有体系中,患儿随访、诊后康复、健康管理等无人理会,这种公立医疗体系出现的空白,很可能需要更多市场的力量去填补。

  李丽的两个孩子都曾经在私营诊所做过检查和儿保。李丽坦承,作为一名母亲,她非常希望能有信得过的儿科家庭医生,能更系统地管理两个孩子的健康,“哪怕多给点钱也好”。

  事实上,近几年崛起的私立儿科诊所,正在扮演填补空白的角色。以天爱儿科为例,诊所有4名全职医生,另外以邀请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以及与医院工作室深度合作的方式开展医疗业务。诊所半年内门诊量接近2000人,其中签约家庭医生的客户约有300人。

  这些以每年2000-5000元不等购买了签约服务的家庭,不仅可以享受会员价,限定或不限定次数的就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相当于“交了一个医生朋友”,可以随时在线上向医生咨询问题。“家庭医生会给出专业的指导,甚至建议去哪家医院挂哪个科,诊后随访、康复等都提供一条龙服务。”

  何远强指出,诊所整个签约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非常符合国家力推的分级诊疗方向。而社区医院一般缺乏专业的儿科医生,天爱儿科诊所也与社区医疗形成一种有益的补充。在市场定位上,私营医疗诊所收费更高,服务和专业程度也更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空间也很大。他透露,目前天爱儿科是一个医生管理100个签约家庭,明年可能尝试学习国外的做法,为医生配备1-3个医生助理,直接管理签约客户,可以分担医生工作,将全职医生的签约量提高到300人。

  缺少医生仍是难题

  不过,从二孩妈妈李丽的角度来说,是否选择私人儿科诊所,跟几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医生是否有水平,够资质,值得信赖。“这个信任的建立,不仅仅是看简历,可能还需要多次接触了解。”第二,这家机构的医生流动性大不大。“我们不希望花钱买了一年的家庭医生服务,半途告诉我因为医生跳槽而要换一个医生。”第三,私人儿科诊所与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的共享互通。“诊所毕竟能看的病有限,那么在病情严重时,诊所的医生能否介绍给我专业的专科医生去就诊?私人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之间有没有官方的转诊合作通道?”

  对此,何远强也坦承,目前私营诊所与公立医院的转诊通道仍然不顺畅。从公立医院跳槽出来的医生,可以通过私人关系建立一些转诊通道,但这毕竟不是官方的。“在医院和诊所的对话上,后者非常弱势。”

  而制约行业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是市场观念。“市场消费能力虽然非常充足,但市场对于民营诊所的信任度和认可度,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培育。”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年,随着更多私营诊所开业,市场将更为繁荣。一旦市场观念出现转变,市场增量将出现几何倍数的增长。但价格战出现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定位于中高端人群的私营诊所,普遍诊金会保持在300-500元之间。“诊所的接诊能力毕竟有限,将来大家拼的会是服务特色。”何远强指出。

  无论是对于公立医院、私营诊所还是二孩妈妈李丽来说,将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儿科医生紧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曾向媒体介绍,近三五年,市妇儿中心都完不成儿科医生的招聘计划,有时甚至只完成原计划的50%—60%。另一方面,公立医院里中层骨干医生有“创业萌动”,想自立门户开诊所的并不在少数。而对于看准了市场前景,急于填补市场空白的儿科诊所来说,快速扩张最大的阻碍是医生人手的问题。以计划2017年在珠三角城市开分店的天爱儿科诊所为例,但找到有好的从业背景、5-8年以上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非常不容易”。(记者 严慧芳 文中李丽为化名)

责任编辑:筱涵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