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宫晓倩)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都可称为原料药。据了解,原料药一方面使我国企业获得了可观利润,另一方面也留下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诸多问题。“对此,一部分原料药企业已经先行一步,纷纷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由原料药生产到制剂开发战略转型。”近日,中国化学制药协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潘广成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转型已成为原料药行业的一大趋势。
多重瓶颈阻碍原料药企业发展
据悉,我国抗生素、维生素C等大宗原料药出口在国际上占绝对优势。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原料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原料药低水平重复建设十分普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造成低价竞争、资源浪费,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我国原料药企业一直面临着挥之不去的难题——环保压力。特别是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保法,对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加大,这对原料药企业有相当大的影响。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原料药行业仅仅依靠过去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很难维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以往药企主要关注产能、价格等问题,而今不得不向技术革新、质量提升和高端市场开发转变。
潘广成指出,面临困境,原料药企业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附加值、污染小的产品。
创新转型引领企业升级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发展,国内部分主流原料药企业纷纷各显其能,加紧从多个角度拓展业务。据悉,浙江医药、石药集团等均是目前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发展较好的企业。从目前的转型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不错的进展。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医药大刀阔斧地从原料药到制剂转型,据其201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制剂类产品等虽然面临国家药价改革、药品招标等新政策的影响,但因其销售继续保持增长,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5%。
另外,石药集团把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近几年推进战略转型,即从原料药向创新药转型。据石药集团2015年三季度业绩显示,主要创新药业务的销售于期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总收入约27.29亿港元,增长35.1%。
石药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在原料药版块发展方向上,对于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污染、长期不能改进升级的产品,主动退出竞争;对于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改造、长期来看有市场的产品,积极进行改造升级,降低成本,增加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使之成为可持续营利的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转型的市场导向下,我国原料药企业收入也呈现增长态势。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预计数据显示,2015年,化学制药企业主营业收入 1.15万亿元,其中原料药主营业收入4558亿元,同比增长10.07%,化学药品制剂,主营业收入6942亿元,同比增长9.14%。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这一组数据放在我国整个行业来看,2015年原料药企业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潘广成表示,不过作为原料药大国,我国在制剂开发方面稍有欠缺,加大制剂的生产和研发仍是目前重要的课题。
未来企业需要走国际化道路
随着我国对医药领域的重视,国家不断出台医药相关的政策,医药行业总体技术实力得到了提高。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起始年。从化学制药行业来看,进一步明确‘十三五’行业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潘广成建议,从政府来看,首先,推动原料药企业发展、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市场的力量,政府需要减少干预,让企业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寻找商机、自主开发。其次,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引导,政策上要加强对企业的支持,特别在环保投入方面对一些优秀的企业给予补贴。从企业来看,第一、要压缩产能过剩的大宗原料药生产,通过并购提高集中度,鼓励优势企业完善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特色原料药将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企业需要发展特色原料药,推动生产规范和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促进特色原料药的国际认证,扩大出口;第三,开发原料药新技术,加大原料药企业环保综合治理力度,提高行业清洁水平,加强污染治理,提高循环利用水平;第四,企业要加快引进和培养国际人才,掌握国外法律和市场环境,加快开展国际注册和生产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充实产品线,提高出口制剂产品的附加值。
“未来原料药企业必须走国际化道路,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原料药企业将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企业需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在国外建厂减少过剩的产能,提升我国原料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潘广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