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黄金入口期的O2O行业已经进入大鱼吃小鱼的下半场。此时的大玩家也需要重新找准自身定位。1月12日有消息显示,京东旗下的O2O平台京东到家将在2017年2月10日关闭服务。京东到家方面辟谣称,企业只是关闭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入口,其他业务不受影响。可以注意到,以平台化经营的上门服务企业正在逐步加码符合自身优势的类目,线上一站式的上门服务平台似乎成为伪命题。
弃卒保车
1月11日有自媒体发布消息称,京东到家将在2017年2月10日关闭服务,并有京东到家“全国服务商家沟通群”中的服务商户出示服务终止协议显示,“因公司运营战略的局部调整,京东到家拟对到家服务商户终止提供平台服务,并将于2017年2月10日解除双方服务协议,同时对相关商户进行平台下线处理”。对此,京东到家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到家正在对业务进行调整,未来将以生鲜和健康业务为重点方向,弱化一些上门服务业务。
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到家App中发现,目前京东到家的一级页面包括超市生鲜、新鲜水果、零食烘焙、鲜花服务以及医药健康五大类目,相较于此前的页面,减少了上门服务类目,而如家政、按摩、美容等服务此前均为上门服务中的二级类目。上述京东到家相关负责人称,做出业务调整的原因在于发现用户更习惯使用京东到家来购买超市生鲜、水果、零食烘焙、鲜花以及医药等商品,而非选择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
O2O行业里进行战线收缩的并非只有京东到家,还有顶着1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光环的多点。多点在去年3月砍掉其他城市业务,集中力量在北京市场,彼时多点方面表示,先在北京把模式跑通了,再迅速复制到其他城市。多点所服务的地域最高覆盖到超过13个城市,并与华润、物美、光明、新一佳、美廉美、乐购、岁宝百货、乐万家、麦德龙、天虹等超过500家门店合作。在一些城市停止服务的公告里,多点写到,“多点需要稍稍放缓狂奔的脚步,调整一下呼吸,观察一下环境,盘点一下收货,明确一个方向再重新上阵”。
聚焦主业
可以注意到,以平台化经营的上门服务企业正在逐步舍弃曾经一站式服务的定位,逐步加码符合自身优势的服务项目。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到家成立于2015年4月,最初就是以水果生鲜为切入点,但在平台化经营的思路下,逐渐将业务扩展至超市生鲜、美食、外卖、鲜花蛋糕、家政洗衣、按摩、美业等服务。
超市、生鲜、药品等围绕商品配送的上门服务,实际上是新达达配送团队的优势所在,而如家政、按摩、美容等上门服务,实际上需要的是专门的技师团队。在此之前,京东到家通过与e家洁、云家政等垂直类O2O企业合作的形式提供服务,但这种“嫁接”的形式只能体现在流量资源的共享上,京东到家的资源优势难以在服务过程中有所体现。
在京东到家重点瞄准超市、生鲜等品类时,58集团旗下的O2O项目58到家则以家政服务作为企业的核心服务之一。58到家家政事业群高级总监张秋实在北京社区商业高峰论坛上曾表示,依托58集团的流量支持,58到家在劳动者招募上具有一定优势。此外,58到家相关负责人表示,58到家今年将在各地开设线下培训基地,在以往对劳动者进行身份验证、基础培训的基础上,提高培训标准,打造58到家特有的培训体系。
一站式服务的O2O理念似乎成为伪命题。互联网专家刘兴亮表示,上门服务的含义很广泛,一家互联网企业很难全盘吃下,无论是京东到家还是58到家,都可以看出企业正在对业务布局进行聚焦。现阶段的O2O企业很多仍是处于亏损状态,纵然背靠集团资源,但是依然要在成本和收益中寻求平衡点。此外,从模式问题来看,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如果互联网企业把模式做得太重、盘子铺得太大,可能会因为服务品质把控不严等问题损害品牌形象,所以经过初步试水后,企业多选择找准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深耕。
角逐下半场
2015年被称为O2O行业爆发之年,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一大批O2O企业诞生,覆盖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互联网数据服务商TalkingData发布的《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报告》显示,资本市场在上门O2O领域的投资就高达近300亿元。疯狂的资本涌入促成了O2O发展的黄金期,也被视为O2O发展的上半场,但显而易见的是,以目前的情况看,O2O已经走过了资本风口。
O2O似乎不再是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随之出现的是一份又一份的死亡名单。根据粗略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倒闭的O2O企业不下50家,其中较为知名的包括医药健康领域的药给力、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博湃养车以及生鲜领域的壹桌网等。有网络数据显示,2016年互联网行业新增创业公司数量2677家,同比下降77%;获得投资的互联网企业数量为5644家,同比下降26%。尽管上述数字未能获得证实,但企业收缩战线,开始向优势业务发力的下半场角逐依然开启。
大浪淘沙
O2O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业务向盈利靠拢,这一方面是为了平稳进入需要打持久战的下半场,另一方面,在行业风声鹤唳的状况下,盈利或者接近盈利可以为企业的下一轮融资带来不错的估值。京东到家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京东到家业务在一线城市已经非常接近打平盈利。同时,多点CEO林捷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多点最高的日订单量已经达到20万单,在盈利方面,最接近盈利的一天只差几万元。
从全国范围看,随着O2O创业企业的减少,规模型O2O企业将把持更多的资源,并且形成马太效应,最终催生出几家大型O2O企业或者平台。审视目前的发展情况,京东到家+永辉+沃尔玛已经成为O2O一极,沃尔玛2017年的发展目标包含,基于和京东达成的战略合作全面布局电子商务;阿里在提出“新零售”概念后,加速对线下实体资源的占有,阿里+银泰+三江购物,这一布局为阿里在O2O方面的动作埋下了不少看点。
在巨头向全国出发之前,其他O2O企业在站稳脚跟后要抓紧时间进行更广泛的业务布局。林捷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会有一些扩张行为,在北京和物美的合作模式基本上已经到了可以扩张的地步了,“今年的重点是首先把杭州做好,杭州在这次‘双12’当中也有很大的起色,物美在杭州也很不错,然后接下来进入的城市都会有一家合作比较紧密的超市”。所谓合作紧密,林捷认为这并不局限于线上线下会员一体化,还有技术一体化、营销一体化、商品一体化、仓储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等方面。
北京商报记者 邵蓝洁 陈克远/文 CFP/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