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继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央行11月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出现这样的表述。分析人士表示,监管层之所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两次提及,主要跟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泡沫有关。
警示资产泡沫和经济金融风险
央行11月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后发现,这一表述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并未出现。
事实上,这并非监管层首次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在10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对于我国的资产泡沫风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从全球经济复苏和货币周期的情况看,次贷危机以来,由于各国央行不断释放充沛流动性,并且推动利率从低利率走向负利率,这严重催生了全球资产价格泡沫。由于全球都是政府背书下的刚性资产泡沫竞争,各个国家都在竭力避免自身成为资产价格率先破灭的最不幸角色,中国也需要既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又避免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泡沫风险是主因
虽然监管层两次均未明确资产泡沫风险的具体指向,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提到的资产泡沫风险主要为房地产泡沫风险。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认为,近期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当前提出抑制资产泡沫主要考虑的可能就是这一因素。资产泡沫会影响金融稳定,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中国楼市价格的膨胀,更多地应当看做全球资产价格泡沫的一部分,它折射出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L型和长期利率仍将下行的隐含判断。”钟伟指出。数据显示,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6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部分热点城市涨幅达到三四成。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3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尤其是在7月,房贷占据新增贷款的“大头”,而企业贷款甚至出现了少见的负增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还提到,金融机构的加杠杆行为也需要引起重视,他介绍,在债券投资方面,一些金融机构期限错配,用短期资金投资较长期的产品,还有些金融机构把融资买入的国债反复进行质押融资后再投,都在无形之中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央行报告也指出,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关注实体经济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资产管理业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
货币政策并未转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两次将货币政策与抑制资产泡沫结合起来,有市场人士解读货币政策重心开始由稳增长转向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甚至推测货币政策会渐渐收紧。
不过,虽然有收紧声音,但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稳健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不太可能出现紧缩的货币政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资产泡沫是房地产,不过,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两大核心职能。虽然当前汇市、楼市等方面的最新变化会引起央行的注意,甚至可能促使央行使用流动性工具,但不足以动摇货币政策稳健的主基调。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今年以来,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针对通道业务、P2P业务、万能险、票据、委外和中短期产品等发布一系列监管措施。而金融体系一行三会监管不断加强,背后监管思路实则一脉相承,主要目的在于抑制高杠杆、防控金融风险。
央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将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