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记者 傅苏颖
10月1日,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至今正好满月。《证券日报》记者从外汇交易中心获悉,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641,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217个基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6个交易日累计下跌863个基点,下跌幅度为1.3%。
除美元之外,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中间价则呈现出升值的态势。《证券日报》记者经过统计发现,10月1日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升值幅度达0.78%、2.09%和4.67%。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昨日美元指数回落0.62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则上调逾200个基点,这说明人民银行正在充分贯彻和执行“收盘+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央行政策的重点是维持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的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民币纳入SDR意味着其他国际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有了制度安排和保障,未来是否购买还取决于人民币资产的表现以及我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
赵锡军表示,人民币纳入SDR一个月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态势。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由我国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金融稳健性等因素来决定,可以说,上述因素均不支持人民币汇率出现单边贬值的态势。而从中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则更为复杂,主要由投资者的预期、情绪、国际发生的经济政治变化以及有关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整有关,目前来看,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成为短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国总统大选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震荡。
“短期来看,在美联储加息落地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还可能继续承压。”黄志龙认为,但只要人民币对美元不出现恐慌性贬值,央行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容忍度,这也吸取了去年“8·11汇改”前的教训,当时美元指数一年累计升值接近20%,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有及时调整,人民币也积累了巨大的对美元的贬值压力,这使得“8·11汇改”后人民币出现了恐慌性贬值压力,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