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鲜乳价格连续6月快速上涨,上市公司“奶荒”之下扬帆出海,抢食境外奶源。伊利股份日前宣布,与意大利斯嘉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合生元、圣元国际、雅士利国际等乳企也加纷纷针对海外奶源展开布局。
“继新西兰建厂、与美国第一大乳企DFA展开合作以及参股辉山乳业之后,伊利股份又一次布局奶源。”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表示,奶源布局均衡有利于成本控制,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从奶源价格变化趋势来看,生鲜乳价格自去年9月份开始改变平稳状态,进入上涨通道。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受奶牛生产结构调整、奶源偏紧,生鲜乳价格连续6个月较快上涨,累计涨幅16.5%。
今年10月,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月平均价格3.81元/公斤,环比上涨3.0%,同比上涨15.1%。其中,新疆生鲜乳价格较高,为4.63元/公斤;内蒙古生鲜乳价格较低,为3.15元/公斤。
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陈梦瑶表示,目前规模牧场原奶价格平均价接近4.8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仅为3.8元、涨幅超20%,奶价波动周期通常为3年,预计明年价格仍将上涨,但幅度会低于今年。
针对奶价上涨,上市乳企一方面采取提价措施来消化成本,一方面联姻海外龙头,通过跨国合作获得更低成本的国际原奶资源。例如,伊利股份此次联姻的斯嘉达,其所在的意大利是液体奶输出国,目前的原奶价格仅3元每公斤左右,远低于国内平均4.5~5元的水平。
在乳企出海找奶的同时,国内奶牛养殖处境堪忧。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奶牛养殖成本出现上涨,但是奶源价格并未提升,加上国家推行规模化养殖,散户养殖没有得到扶持,不少奶农杀掉奶牛。今年散养户加速退出,规模化养殖进度较慢,同时乳企为了减少成本,采用进口奶源,而非自建奶源,国内养殖业遭遇严重挤压。
在原奶供给紧张的背景下,上市乳企与小企业相比转嫁能力较强。从公开资料来看,上市乳企在布局奶源的同时,大都通过结构调整等方式来克服原料奶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
皇氏乳业称,在原材料采购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经营环境下,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预计2013年度公司的经营效益将同比保持稳定增长。贝因美、光明乳业等公司也表示继续通过提升产品结构,带动整体毛利率的提升。
陈梦瑶认为,龙头企业毛利率下降幅度远低于成本上涨幅度,多家公司今年已陆续进行提价。而上游涨价可以吸引更多规模牧场进入,此轮奶荒引发行业内调整,很多中小企业已经亏损,明年会有更多企业退出市场,腾挪出的份额将由龙头企业分享。(记者 郑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