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中国一直是近30年来全球人口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从早期的留学扎根,到如今的投资移民、创业移民等,形式多样,目的相同:移民。
接受购房移民计划的国家,是中国人的偏爱。“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有中国人对房产那样的热情和执著。”上海大学国际核心期刊《社会》杂志编辑李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种热情具有亘古以来的历史情愫。”
随着中国人海外置产热情高涨,全球房产商开始瞄准中国人的钱袋子。
塞浦路斯新优惠
2013年初,欧洲小国塞浦路斯上了全世界媒体头条。在欧元区长达数年的经济衰退中,塞浦路斯两大本地银行赌输了希腊债券投资,导致在当地银行账户存款超过10万欧元的储户都得承受高达65%的存款损失。
在危机爆发前,塞浦路斯的购房移民计划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选择。据英国《卫报》报道,仅在2012年8月至10月期间,中国买家在塞浦路斯就购买了600多套房产,其中90%都在帕福斯。
塞浦路斯的购房移民计划非常简单:在当地购买30万欧元以上的房产,全家即可获得永久居住权。不过,该权利与房产挂钩,一旦卖掉房产,永久居住权便会被取消。
吸引中国人的,是有机会在欧盟成员国获得永久居留权,在欧盟全境免签证旅行,孩子还能去欧洲上学。
塞浦路斯的房地产市场与欧洲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这个气候适宜的海岛国家,原本是大多数英国人养老的后花园,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逐步降低了本国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以及各项福利,导致那些早早在海岛预订别墅的英国人不得不退房。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塞浦路斯的房价大约下跌了15%。
北京一家移民公司的从业人员韩方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了过去几年塞浦路斯房产的价格走势:2008年第一季度当地房产价格环比上涨7.71%;二三季度艰难维持小幅上升;四季度的价格开始环比下跌2.02%。
2009年底,当地房产略有复苏迹象,但2010年开始,房产价格以平均每季度2%的比例持续下降。
在韩方看来,如果不是这场龙卷风似的存款税危机,中国人炒高塞浦路斯房地产价格绝非空谈。“危机前,我们公司每个购房周期都有四五个买家达成最终协议。”韩方说。
整个国家被中国元素搅动。在塞浦路斯拉纳卡机场,飞机降落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中文广告。同样,在塞浦路斯西南部的帕福斯市,2013年的嘉年华主题,也是中国。
一个社区中有四五户中国人的房产,已非常普遍,有些区域甚至逐步显现出将被中国人买空的趋势。
“不过,很少有人买房后直接移居塞浦路斯,那些房子基本常年空置。”韩方说。这与当地的移民法有关:通过购房取得的永久居留权是F类,该类别居民不能在当地工作或经商,只有转换E类居留权后才允许工作。
正因为如此,虽然许多中国人在当地买房,但依然没有成熟的中国人社交圈,在这里生活的中国人很难通过同乡会等组织寻求帮助和快速融入当地主流生活。同机一起抵达的其他家庭,往往是他们最初仅有的社交对象。
韩方预计,等到眼下这批购房者退休养老时,也就是十年、二十年后,大规模的移居才会真正开始。
塞浦路斯眼下疲软的房地产走势投资回报前景不明,而工作环境也无法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诱惑最大的,仅仅是欧盟的长期居留权。然而,能提供这一诱惑的欧洲国家,不只塞浦路斯一国。
受到经济危机重创的欧洲国家,近年来纷纷向中国人伸出了橄榄枝:2012年,爱尔兰和葡萄牙向当地购房款额超过一定标准的外国人提供了居留权。当年11月,西班牙贸易部长海梅·加西亚·莱加斯表示,西班牙打算如法炮制,以消化该国积压的大量未售房产。
由于中国人的购房热情在“存款税”事件后明显降温,塞浦路斯政要会晤了中国驻塞大使,提出更优惠的移民条件:将原本两个月的申请周期缩短为一个月,以挽回那些受到惊吓的潜在购房者。
美国购房传奇多
在中国人移民地的选择中,美国和加拿大是最传统的首选国家。美国更是以教育资源充裕,受到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偏爱。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012年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当年中国购房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共投入约9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国际买家。
而7年前,即2006年的中国对外投资中,用于房地产的资金仅有3.84亿美元。
过去一年里,中国富豪妈妈为两岁女儿买房的故事,成为纽约房地产经纪人凯文·布朗广为传播的经典销售案例:“我们在城里不停地看,最后我问她,你究竟为什么要买房,她说是为了女儿将来要上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纽约大学,也有可能上哈佛,所以她需要在城中心有个居所。我问,你女儿多大,她说两岁,我简直惊呆了。”
中国母亲买下的豪宅,位于尚未完工的One57号公寓楼,它坐落于奢侈品云集的纽约第五大道附近,整个公寓共有90层。
数据显示,自2011年开始销售以来,One57号公寓价格一路攀升,最普通的户型单价也突破千万美元,顶层公寓的售价目前已经超过一亿美元。其中88号公寓因为数字吉利,被中国客户抢先预订。
媒体透露,截至2012年底,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前后已经买下楼内10到15套豪华公寓。
从小移民美国的李岩今年40岁,目前在纽约有两处房产,一套是公寓,另一套是独栋房屋。他目睹了2008年的美国房地产大震荡。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纽约的房价即使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跌幅也不大。在房价下跌15%左右后,中国人开始纷纷出手:他们背着成袋的现金,敲开了高档公寓的大门。
“中国人传统的储蓄习惯,成为他们能轻松应对危机的关键。”李岩表示,也正是因为父母从小教导他养成储蓄的习惯,才能让他购置两处房产。
刘立炎2009年开始在网上搜寻美国的房产资料。年过40且未婚的他,在上海有一份收入颇高的稳定工作。因为没有养育孩子的计划,他的购房计划首先考虑自己和女朋友的需求。
刘立炎放弃了大城市的房产,目光集中在中西部的湖畔农庄。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内华达州一栋独立的湖畔别墅,售价只有50万美元左右。这相对于上海的房产价格,实在太划算。”
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梦想,最终激励着刘立炎买下了那套房产。尽管目前他依然在上海工作,但已经在规划自己期待的晚年生活。
吸引中国人的不仅仅是美国豪宅,售价极低的底特律房产也受到国人的关注。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别墅只卖一美元,这条新闻在中国引起广泛讨论。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美国房价的羡慕、不解、质疑等评论的同时,也有投资者开始考虑是否值得去美国房产市场“抄底”。
一美元的房产的确存在,但其持有成本远高于实际价格:房产税的征收不是按照售价提取的,而是按照地产评估师评估的房屋价值来计算,除了金融危机期间房产评估价格波动较大外,其他年份波动并不大。
据网媒报道,一美元房产在底特律也属于极少数,大多数房产的售价在几百至几千美元之间。从刊登的照片看,售价一美元的这套房产已破败不堪,连屋顶都不复存在,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整理入住。
摩纳哥豪宅未必买得到
如同几年前俄罗斯富豪气势席卷全球一般,中国富豪近年开始崛起,成为全球豪宅强有力的购买者。
然而,对于土地资源稀缺、税收制度优越的国家而言,豪宅买卖依然以卖方市场为主导,摩纳哥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一直以来,摩纳哥都是全球超级富豪的游乐场、最昂贵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繁华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其市面上的多数房产并不是那么光鲜。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新建的豪宅项目极少,翻修旧房子,成为摩纳哥房地产商的重要项目。
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驻摩纳哥的代理人皮耶特·范·纳尔特维克说:“摩纳哥大多数公寓楼都比较陈旧,需要重新翻修。”
他指着办公室中一幅摩纳哥天际线的照片,“这栋楼很糟糕,这栋也很糟糕,这栋看起来像监狱。”他解释,许多公寓楼都建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厨房面积偏小,配件也过时了。
“Tour Odeon”是一栋在翻修中的老公寓,夏季完工时,它将成为这个公国最高的建筑。其外墙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这会让这栋老公寓在一众混凝土结构的摩天高楼中脱颖而出。
这栋耗资7.9亿美元的住宅楼在2012年夏末开售,推出了24套公寓。到2013年2月,已有18套公寓以远高于2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欧洲买家,售价达到摩纳哥平均房价的两倍。
摩纳哥目前的平均房价处于每平方英尺3700美元的历史高位,是2006年售价的两倍,相比2009年的危机之年有了可观的增长---当时房价跌到了大约每平方英尺3100美元的水平。
范·纳尔特维克说,全球政治的波动也激发了海外买家、尤其是俄罗斯买家的兴趣。“假如你以前住在莫斯科,你会不愿意让自己的妻儿住在一个美丽、安全、阳光明媚,而且没有出现像法国那样的财政问题的地方吗?”
即便是规模较大的Tour Odeon,可供海外买家购买的公寓也是少之又少。该项目有259套公寓,但是绝大多数公寓都被摩纳哥政府买下,以补贴价租给了摩纳哥本国居民。
目前Tour Odeon开发商Marzocco集团手里留有另外49套公寓,其中包括一套面积达36000平方英尺(约合3345平方米)、内有5层的大面积顶层公寓。
卖房、卖车,凑钱出国卖蔬菜
由招商银行和贝恩顾问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大陆企业主中,27%的人已移民,另有47%的人在考虑移民。
同样在2011年,胡润联合中国私人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指出,14%的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当中,还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
研究移民的学者指出,实际数据可能更高,除了富豪和主流中产群体之外,中等偏高收入的普通白领也加入了移民大潮。
对于收入稳定、工作轻松的白领而言,在国内生活并不存在太大的压力,移民动力往往出于为下一代考虑。李聆说,移民是用脚趾头作出的选择,哪里适合生活就去哪里。
据《新快报》报道:34岁的河南人葛今,大学时就读法律专业,在深圳担任几家公司的法律顾问。日前她选择卖掉在深圳打拼多年购买的房产,创业移民去新西兰。
新西兰的创业移民资金门槛较低,需要150万人民币存款,属于普通白领稍微努力就可达到的标准。然而取得永久居留权也并非那么容易,申请人必须在当地顺利维持投资项目两年,才有资格申请。
由于中国和新西兰使用不同的法律体系,对于葛今而言,到新西兰继续从事法律工作已然不可能。她的计划是去那里开一家火锅店,为新移民提供地道川味。葛今觉得这是个可以盈利的项目。
本刊记者发现,由于创业资金和项目的限制,以创业移民方式去新西兰的中国人,大多选择开杂货店等小成本项目,两年营运期过后申请到永久居留权,再将店转手给新来的创业移民。
在中国大城市打拼多年、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白领,移民后生活可能会出现较大落差。有人形容这批移民的现状是:卖房、卖车,凑钱出国卖蔬菜。
编辑: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