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或许不知道,除了人们比较熟知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之外,许多行业指标也能洞悉经济冷暖。电力、煤炭、运输等看似专业的行业数据,有时可以更客观、更精确地反映经济的局部特征,如今,这些行业数据已不仅仅是行业内人士的关心内容,而是判断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
近日,美银美林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行业活动数据概览”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一些行业指标能相对较好地反映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具体来说,出口、基建和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汽车销售等下游经济活动,通常能够快速传导到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和机械制造等上游领域。因此,这些上游领域原材料的价格和库存,对下游需求的波动极其敏感。此外,运输和电信行业因连接上下游领域,也被纳入视线。
记者注意到,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中,就涉及不少行业数据,包括发电量、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水泥、发动机、工业锅炉等。这些行业产品的产量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生产需求,因此成为“旁观”经济景气程度的有效观察指标。
此外,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企业景气季度调查,也是将调查目光投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具体行业的近2万家企业,通过企业家们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营状况的判断量化加工得到景气指数,用来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
钢铁困局背后的引擎问题
比起低速增长的汽车产业,钢铁已经进入真正的刺骨寒冬。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为23.85亿元,同比大减95.81%,销售利润率仅为0.31%。
作为基础中的基础,钢铁业的冬天,不仅仅“冷”在钢铁厂之中。
正面冲击首先来自全球经济。欧债危机造成的欧洲金融动荡,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外部需求明显回落。去年我国对欧盟出口钢材51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33%;但今年上半年该数据下降了27%。近两个月来,欧元区和美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深陷三年内的谷底徘徊,从而使得下半年我国钢材和机电等钢材下游产品出口欧美难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比去年同期25.6%的增速回落5.2个百分点。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的每个主要环节,几乎都与钢铁行业相关。上半年,铁路投资同比下降36.9%,公路投资同比下降7.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回落16.3%,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1%。以钢铁为主要原材料的制造业增速也在放慢,虽然影响不如大规模基建那样明显,但汽车半年仅4%的产量增长、造船业完工量同比下降超过10%,家电业上市公司半年报一片惨淡,诸如这些,都成为“笼罩在炼钢炉上的阴云”。
困局中的钢铁业恰恰又是当前国民经济走向的缩影。今年上半年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两大钢铁新建项目获批开工,新项目是在淘汰落后产能基础上的转型升级之举,却也立马激起外界对于项目背后“投资拉动回潮”的种种质疑。之后,质疑虽很快平息,但问题和纠结还是存在:多年来,我国GDP能保持高水平增长,扩大投资需求仍然还是最重要的引擎。
“十二五”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速,中央高层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能改变严重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钢材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料,其需求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在当前稳增长的压力下,经济发展又离不开钢铁业的支撑。钢铁行业,要不要发展?该怎么发展?这些都是当下钢铁业乃至整个生产制造业必须完成的选择题。
能源数据也可以“搭脉”
有人把石油称为 “工业的血液”,因为就像血液为人体提供养分和能量一样,石油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供给。而在一次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中国,情况又略有不同。煤炭,以及燃煤为主的发电,这些能源行业数据,往往是重要的生产脉搏。今年以来,工业用电增幅回落,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传递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讯息。
电量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无需多言。工业生产越是加足马力,用电量势必陡然上升,相应地,发电厂也需要“火力全开”以供应用电需求。因此,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发电量数据、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用电量数据,自然成为人们判断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用电量和发电量指标相比,前者更可靠一些,因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发电量数据仅包括年营收超2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发电企业,小型电厂则未被计入在内。根据中电联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一、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8%和4.3%,主要受经济增长明显回落及气候影响,二季度用电量增速回落明显。
而煤炭库存和价格往往跟随发电量而波动。往年各大港口一到夏天就会出现迎峰度夏、煤炭集散加快的情况,而今年,秦皇岛港、日照港、青岛港等沿海煤炭大港却出现了煤炭压港现象。这无疑是经济下行、用电量下降影响到煤炭库存上升,这正是当前经济状况的真实反映。华东、华南等用电比较集中的区域,上半年用煤量有所下降,库存有所上升。下游需求不足,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影响了煤炭的价格走势。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26元/吨,刷新了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这是这一指数连续第13周下跌。
不过,经济发展、工业生产与电力、煤炭等能源用量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这几年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工业本身随着技术改造升级的作用,单位产值的能耗指标不断下降,因此,在能源数据读出经济整体形势的同时,经济转型的亮点也不应忽视。
车轮“驶”出的发展轨迹
小到一场台风过后的鸡毛菜,大到捂在开发商手里的楼盘,宏观经济的走势,最终凝聚在每一件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上。然而鸡毛菜价格常常看天吃饭,房地产头上调控之剑时时高悬,要挑一件最能展现市场经济走势图的商品,汽车或许是上佳选择。
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三年来增速首次跌入8%以下,经济增幅明显放慢,企业经济效益也表现不佳,种种因素都影响到消费者的购车意向。而企业购车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汽车购买量增速更加缓慢,企业订单减少、经营困难,使得他们不得不暂缓新车购置计划。此外,当前下滑最严重的是包括货车、挖掘车在内的商用车市场,半年产销分别下降8.6%和10.4%,直接反映出运输、基建等行业的低迷,背后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意愿下降,以及制造业生产活跃度不够等严峻现实。
但是需求放缓并不意味着衰退开始。2011年之前,中国汽车产销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作为制造业中的绝对支柱,汽车产业增长轨迹与GDP增长曲线相仿。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952.92万辆和959.8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4.08%和2.93%。虽然目前汽车产销仍处于调整阶段,但在全球第一大产销市场的巨大基数之上,个位数的增长已经说明汽车产业仍努力保持着 “稳中有进”的走势。上半年乘用车增速明显好于商用车,也说明当前经济增长逐步摆脱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内需的拉动作用日趋显著。
反映在市场上,车价是最直观的信号。今年年初,宝马、奔驰、奥迪三大豪车却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进口豪车的全面降价,并不意味着车子不好卖,相反是因为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国外豪车制造商纷纷将中国市场视作 “救命稻草”,这一轮降价,也被视为豪车在中国市场扩军的新信号。
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更加重视,却也并非完全利好。近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就指责德国大众用在华取得的巨额利润反哺欧洲,并通过定价策略“屠杀”欧洲同行。而国内自主品牌更是在全球化的国内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看来,“中国制造”加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集装箱背后的“晴雨”
港口运输数据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水路、公路、铁路、航空货运量,是衡量内需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上半年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49.8亿吨公里和26892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放慢0.7个和1.3个百分点。上半年水路完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22亿吨和3964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9.3%和10.2%,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放慢5.7个和6.5个百分点。货运量依然在增长,增速却有所放缓,说明经济需求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量能,但降温迹象已经显现。
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则是衡量外需的良好指标。上半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7.4亿吨,同比增长7.2%,增速较去年同期放慢了6.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459万标箱,增长8.8%,增速较去年同期放慢4.3个百分点。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有所下降,贸易运输稳中趋缓,显示航运业处于低迷状态,反映出受到外部经济降温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呈现疲软态势。
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一直是关注度较高的运价指标。今年以来,该指数低位震荡下行,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呈波动下行走势,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这正是因为受总体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所致。业内人士指出,航运市场总体呈现出“需求放缓、运力增加、成本上涨、运价下降、亏损扩大”态势,大批中小航运企业存在破产倒闭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糟糕的天气因素也对交通运输有很大影响,有时也会间接影响经济。特别是从7月份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主汛期,台风活跃、洪涝灾害,都对交通运输带来考验,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行业的短期供求关系带来一些影响。
经济走笔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眼下,经济学已经成为“显学”,街谈巷议时常冒出“通胀”、“调控”、“垄断”等经济语汇,茶余饭后谈论经济形势,也都知道从出口、消费、投资这三大需求说起。但事实上,决定经济繁荣与否的总需求,有着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内涵。判断经济的真实情况,除了简单参考大家所熟悉的“三驾马车”,还有更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指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在于估计均衡产量或者经济总量是多少,而其依据就是总需求,也就是社会上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居民、企业和政府,大家加起来愿意购买、需要购买的东西的总和就是总需求。经济到底是繁荣还是萧条,要看总需求怎么样。那么,总需求到底是多是少,从哪些指标可以判断?人们习惯上都以出口、消费和投资这三大需求指标来判断。但是,这样的指标很笼统,仅看这几项,虽可以粗略掌握宏观经济的全局,却很难进一步判断需求不足的具体症结,也未必看得清各个环节之间的冷热,制定调控政策就难以对症下药。因此,要看清经济的真相,越来越多的意见认为要更细地参考各种主要行业指标。这样,电力、煤炭、运输、钢铁、水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比如说,工业产品的生产,离不开用电,如果发电厂发电不足,说明下游工业生产需要的电量不大,这很可能是因为工厂开工不足,甚至处于停工、歇业状态。这就是市场需求不足、工业生产放缓的一个典型表现。所以,发电量无疑是反映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未必非常全面,但却客观实用。同样的,国内外商品流通,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货物运输,当经济面趋冷,下游需求不足,各种商品、中间产品的运输量就会随之削减,因此,通过观察集装箱吞吐量、货物价格指数等指标,就能大致把握物流、商贸方面的活跃程度。工程机械的销售数据也是很好的生产景气度晴雨表。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压路机、推土机,这些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离不开的工程设备,它们有没有市场,也间接反映了下游的建设开发力度,是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合适指标。
所谓窥斑见豹,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局部来大致推测全局的办法。人们身处的各行各业,其实都与整个经济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我们除了盯着“三驾马车”,还要多看看身边的行业数据和细节,这对我们身处的经济环境也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本网编辑: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