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只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于昨日起正式发售。不过,在其登陆深交所当天,中国经济网与中国网两大媒体共同对嘉实基金赔钱仍发新基金提出质疑。有分析人士指出,嘉实在目前情况下发行新基金藏六大暗疾,更有部分网民痛斥其行为如“吸血虫”。记者昨日为此联系了嘉实基金品牌营销部钟俊杰,他认为嘉实并不存在舆论反映的问题,而网民对于沪深300ETF还存在认识的误区。
暗疾一:嘉实沪深300ETF设计疑存缺陷
嘉实为新基金造势时,其指数投资部人士大张旗鼓的宣称,嘉实沪深300ETF产品本身的创新模式。不过,据了解,证监会批准上市的两只跨市场ETF中,华泰柏瑞旗下的沪深300ETF相关产品将在上证所上市,产品实行的是T 0交易,即用一揽子股票申购的产品,当日即可在二级市场卖掉;而嘉实沪深300ETF在深交易所交易,采用的是T 2,即需要两个交易日才能完成上述操作。总体来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在流动性方面显著优于嘉实沪深300ETF。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坦率表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或比嘉实沪深300ETF更易受到资金青睐。假如上市后,从产品设计方面来说,华泰博瑞沪深300ETF在客户流通性方面要强一些,可以满足投资者短期交易的需求。投资者显然明白,这些因素换而言之,就是说嘉实沪深300ETF从一诞生就可能存在某些设计上的缺陷。
暗疾二:基金经理杨宇两年亏114亿,上亿元管理费照收
稍加留意的基民或许已经注意到,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沪深300(LOF)摘得了2011年度亏损冠军的称号。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单只基金的情况来看,970只基金当中,有812只基金出现了亏损,亏损面积高达83.7%。其中,嘉实沪深300的亏损总额达到了73.5亿元,在所有基金中亏损总额最大。尽管2011年公募基金行业出现了全行业的巨幅亏损,但基金公司依然收取了不菲的管理费用。其中,嘉实沪深300(LOF)所收的管理费是1.5亿元。虽然该基金亏损巨大,但基金管理费分文未少。而据媒体报道,杨宇掌管沪深300指数(LOF)两年亏损约114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沪深300指数虽为指数基金,但业绩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是有一定关系,而亏损巨大,管理费却一分不少收。如此水平的“被动投资”,凭什么要每年要收取上亿元的费用,投资者实在有点冤。
暗疾三:嘉实基金去年亏274亿
而事实上,去年嘉实基金旗下基金的亏损不是个案。据悉,嘉实基金2011年共有8只基金亏损超过10亿元,其中嘉实沪深300指数去年巨亏73.5亿元,前年亏损也多达41.6亿元,而嘉实基金去年新发基金嘉实领先成长首募仅27.7亿元,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亏损金额竟是新发基金首募金额的3倍之多,数据对比触目惊心。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两年累计亏损超110亿元,截至3月30日,净值仅余0.646元,且4年未分红。
与之类似,一直被投资者诟病的嘉实海外2011年巨亏31.8亿元,跌幅与发行价相比已达48.60%,为此坊间经常出现嘉实海外基金“被清盘”的传闻。虽然第一批出去的四只股票型QDII基金表现都很差,但目前由钟山管理的嘉实海外成为不折不扣的“特差生”。
此外,嘉实主题精选亏损26.3亿元,嘉实优质企业亏损16.4亿元,嘉实主题新动力亏损12.8亿元,嘉实策略亏损26.2亿元,嘉实服务亏损17.5亿元,嘉实价值优势亏损10.3亿元,去年亏损金额超10亿元的基金达多8只,除此之外,嘉实50指数亏损3.6亿元,嘉实成长收益亏损6.7亿元,嘉实黄金亏损0.3亿元,嘉实回报亏损6.5亿元,嘉实理财增长亏损9.6亿元,嘉实量化亏损4.5亿元,嘉实研究精选亏损5.7亿元,嘉实基本面120ETF亏损1亿元,嘉实基本面120ETF联接亏损0.7亿元,嘉实领先成长亏损1.8亿元,嘉实理财稳健亏损9亿元,嘉实基金旗下偏股、混合、QDII基金全军覆没。如此之大的亏损面,着实让投资者“大跌眼镜”,也直接造成了其去年遭遇巨量的净赎回。
暗疾四:嘉实管理社保基金巨亏
除了自家的基金巨亏,嘉实管理下的社保基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目前,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六、二零六、三零六、四零六、五零四、六零二和七零六组合目前均由嘉实基金管理。据统计,嘉实基金旗下的三只社保组合,在去年三季度合计持仓35只个股。公开资料显示,如果其一直持仓至今年的2月28日,共有28只个股被套,投资操作失败率竟然高达80%,而且这个统计数据还包括了今年以来的大幅反弹,如果只按照去年四季度的收盘价计算,其整体被套的概率将更高,亏损的情况将更严重。
在新股市场,嘉实的表现同样令人担忧。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表示,与博时、南方等同样管理着众多社保组合的基金公司相比,嘉实所管理的504与406组合其在新股市场屡败屡战的“顽强作风”由来已久。据统计发现,嘉实系基金自身的打新情况则更是惨不忍睹。自2011年以来,嘉实系基金共计有60条的网下新股配售记录,共计认购了33只个股。2011上半年所认购的11只高价新股,除了铁汉生态外,都处于深度破发的状态;至下半年以来打新次数有所减少,但仍有两只个股利君股份与金明精机双双出现首日破发。
暗疾五:嘉实基金投研团队“闹饥荒”
出现上述巨额亏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源于核心管理团队出现了纷纷转投他家。业内人士称,在嘉实基金,公司分管市场业务的副总经理李道滨、总经理助理兼渠道总监秦军以及嘉实主题基金经理邹唯,被称为嘉实“三老”。目前,三位均已证实离开了嘉实公司。特别是邹唯的离职,对嘉实管理团队的影响尤大。邹唯是嘉实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2009年曾被誉为赚钱最多的基金经理,为此赢得不少投资者的亲睐。业内预计,他的离职会进一步加速基金客户的流失,而其离职的原因在于嘉实近年来重营销、轻投研的发展思路。
“元老级”核心人物在出走,后备管理人员却还没成长起来,甚至后继乏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江隆隆,在任期即将满2年之际,带着任期内亏损18%的业绩,黯然离开,回炉研究员岗位。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嘉实QDII业绩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研究力量薄弱是不容怀疑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公司内部优秀管理人员的匮乏。
暗疾六:李道滨辞职 发行考验张峰
更令人忧虑的是,市场还不断传出的嘉实基金分管市场副总经理李道滨欲离开嘉实基金的消息终于在今年年初被证实。业内人士都熟知,李道滨在市场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曾被媒体评为“最会卖基金的人”,与易方达基金以营销擅长的总经理刘晓艳,颇受基金业内的赞誉,被成为“北道滨、南晓艳”。不过,2011年5月份嘉实基金原董事长王忠民任期届满退休后的人事变动表明,李道滨失去了出任总经理的机会。
市场营销和投资在基金公司业务中,是最重要的两个业务。此前的2008年,嘉实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窦玉明从嘉实基金离职,李道滨离开嘉实基金,对嘉实基金的影响不言而喻,由此带来的压力直接将落在继任者张峰来身上。昔日,李道滨曾对沪深300ETF的募集规模寄予厚望,表示沪深300ETF发行将在500亿左右,加上现有LOF基金转联接的接近500亿规模,要打造中国第一只“千亿基金”。而目前,张峰只是谨慎的称,“我们当然希望发行的规模越大越好。ETF运行之后,也会继续推广。”
网民痛斥嘉实“吸血虫”
昨日,在嘉实基金的贴吧里,网友对于嘉实沪深300ETF发售进行了激烈讨论,绝大多数网友表示了不满。有网友无奈的评论,这么些年来只收钱不分红,存银行都比卖嘉实基金强。
“我一元买的基金。快五年了,几万元钱赔了一半,试问基金经理,你们拿几百万元的年薪,在玩弄百姓的感情,有做人的良心吗?”在一嘉实海外基金吧里,有基民悲愤地发帖质问。
网友甚至怀疑,嘉实的好业绩以前是靠运气得来,现在只会在讲坛上吹嘘什么技术科学管理,起码也要涨回一元净值才对得起基民!
更网友气愤的表示:“嘉实的脸皮可真够厚。买到跌的股亏钱,买到涨的股也不赚,基金公司是不是不干活只拿我们的钱发工资啊!嘉实稳健是骗子还是吸血虫?经理要出来给股东一个交代。”该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嘉实认为分歧缘于认识误区
对市场上对嘉实沪深300ETF发售的争议,钟俊杰在书面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的提问中表示,在“实物申赎”和“部分现金替代”两个方案中,嘉实选择前者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能够更好拟合指数、操作透明、完全掌握套利效率的工具,投资者在市场上的套利效率不依赖于交收时间是T 0还是T 2,核心是套利成本的确定性。
他解释,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一种误区,将套利效率与证券交收效率混为一谈,认为只有单市场ETF现行的“场内申购赎回、T 0证券交收的套利模式”才是有效的套利模式,但实际上,现有这种T+0交收的套利模式,并不是实现ETF功能的唯一模式,更不是全球通行的申购赎回和套利模式。
为证明其说法,他还专门举例:当300ETF折价时,投资者可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300ETF份额,同时融入组合证券并卖出的方式来锁定套利价差;之后,投资者可将买入的ETF赎回,并将获得的组合证券偿还融券来还原交易。
而针对去年嘉实基金的市场表现,钟俊杰表示,在去年的市场下跌中,嘉实主动管理的股票基金力求更为抗跌,多只主动投资方向的偏股型基金跑赢大盘。对于投资者而言,更为青睐的是基金的中长期业绩表现。在2011年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绝大多数都是穿越牛熊市历练的“老面孔”,嘉实系基金:嘉实优质企业、嘉实研究精选、嘉实增长、嘉实服务和嘉实主题均获银河三年期五星评价。其中嘉实增长曾六获金牛赞誉,过去两年及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均排名前列。根据银河证券2012年3月30日统计,嘉实增长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已超过500%,嘉实服务、嘉实成长等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均超过300%。
关于人员流动的问题,钟俊杰表示,嘉实已经具备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的机制与平台,组织架构上强调“大船结构”的发展方式,公司的前行不依赖于某一部位,而是集体的力量,团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