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财经 > 国际交流 > 正文
习近平:不能把问题归咎于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7-01-18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 收藏
  
1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地时间1月1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引用狄更斯名句纵论“经济全球化”。习近平表示,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共享全球化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反全球化浪潮迭起、全球经济不确定激增的背景下,习近平的演讲备受国内外关注。

  在演讲中,习近平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持续增长,世界经济增速处于七年来最低水平,全球贸易增速继续低于经济增速。世界经济正处于动能转换的换挡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人工智能、3D打印不断涌现,但新经济增长点未能形成,世界经济未能开辟出新路。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新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形成,但贸易、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制度封闭化、规则碎片化十分突出,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未能适应新需求。

  他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法新社报道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代表,习近平面对近3000名政商精英发表主旨演讲,向他们阐述中国对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支持。路透社刊文称,面对“逆全球化”风潮,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讲话将成为支持全球化的有力声音,此次论坛将凸显中国不断上升的全球影响力。

  反对贸易战

  在今年达沃斯上,中国经济增速和人民币走势仍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美元一年来持续走强,人民币仍面临一定压力。

  “中国一贯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而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中国无意通过人民币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更不会主动打货币战。”习近平在演讲中强调。

  习近平在会见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施瓦布时表示,世界经济论坛推动探讨解决各类全球性问题,论坛年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风向标”。今年论坛年会主题紧扣当前国际形势,指出了世界走出困境的关键。我们要共同对外释放积极信号,增强大家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信心。

  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惠及工商界

  谈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习近平称,“近四年来,我国在之前改革的基础上,又推出了1200多项举措,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增长6.7%”。

  习近平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增速、发展动力都在发生变化,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中国经济放缓只是“前进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现象,中国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正在着力加以解决,并不断取得积极成效”。他提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30%,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他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更宝贵合作契机。对各国工商界而言,中国发展仍然是机遇。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同时也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