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网
 | 新闻传播 >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国家品牌网首页 > 新闻传播 > 财经 > 国际交流 > 正文
去年我国“遭遇”119起贸易摩擦
发布时间:2017-01-06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 收藏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1月5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会上披露,去年我国共遭遇来自2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均明显上升,其中近半数的贸易救济案件针对中国钢铁产品。业内认为,当前全球面临较为严峻的钢铁产能过剩,而中国钢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且热轧板、耐腐蚀钢等产品多外销至世界各国,也成为了各国竞相发起所谓“双反”的重点领域。

  “去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主要包括三方面特征”,孙继文表示,首先是案件数量达到历史高点,且光伏等重点产业、瓷砖、轮胎产品遭到多国设限,此外,贸易摩擦的政治化、措施极端化倾向明显,终裁税率普遍较高。而面对持续激增的贸易磨擦,商务部在30余起贸易摩擦案件中争得无措施结果,为国内企业保住了34亿美元的出口市场,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贸易摩擦高发对中国有关行业的冲击。

  孙继文直言,贸易救济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希望各国能审慎、克制、规范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愿与各国共同努力,通过磋商交流、业界合作等方式化解摩擦。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去年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十分密集,仅在12月,就有印尼、泰国、埃及、土耳其等近10个国家先后发起反倾销调查或上调反倾销税率。“全球经济整体疲软,钢材整体需求减少、供应过剩,是当前世界钢铁市场的重要背景”,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正因为全球钢铁企业都存在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各国政府为保障境内钢铁企业利益,必定举起反倾销调查大棒。

  白明同时坦言,目前我国生产的不锈钢、高强度板材等高端钢材极少,而像螺纹钢这些低端钢材却大量过剩,导致了钢材出口的低端化,也是造成反倾销调查激增的根源之一,因而着力实现钢铁行业产业机构升级改造,才是规避反倾销调查的根本出路。还有业内专家建议,国内钢企可以选择在海外建厂,通过“走出去”规避“双反”。不过中宇资讯钢铁分析师张明凯直言,与其单枪匹马去海外闯市场,与国际知名的钢铁贸易公司合作开拓市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后者更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可以有效避免贸易摩擦的出现。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则进一步提醒,反倾销调查尽管是由各国政府相关机构执行的,但却主要是由进口国相关企业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或仲裁,而中国钢铁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和经验,要么消极应对,要么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在裁决中处于被动。“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应诉。”

责任编辑:明月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