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央企业、地方企业、民营企业“抱团出海”,具有撮合企业与政府以及企业之间即时交流的“北京国际经贸合作网络信息服务平台”12月8日正式发布并上线。这一平台被业内称为方便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经贸地图”。目前,经贸地图中已经包含多达393个国际展会项目,作为中国企业的合作选择。
鼓励“抱团出海”
经贸地图旨在帮助企业整合贸易资源,方便掌握国内外信息。经贸地图由北京市商务委联合市发改委、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政府侨办、中关村管委会、市投资促进局、中国贸促会北京市分会、市工商联、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9家单位联合发布。
当前,政策层面正在鼓励中央企业、地方企业、民营企业“抱团出海”,积极“走出去”,打造经贸地图,促进企业与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即时交流。
据了解,经贸地图有新闻发布、项目撮合、互动交流三大板块功能,另外还设置了“全球联络网、全球展会、双边贸易、双向投资、风险预警、‘一带一路’”6个栏目内容。其中,风险预警包含救济调查、贸易摩擦预警等信息,为企业提供警示信息。经贸地图的搜索栏中包含“海外服务中心挂牌机构”、“世界贸易网点联盟”、“商务部派驻”、“友好城市”、“驻外使领馆”、“商协会”六项全球联络网点。平台将网点的空间地理信息,通过技术立体化地呈现在经贸地图中。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志军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贸地图的构建、开放是加快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分工,并以此将服务业向更深层次发展。目前,已有393个来自全球的展会项目被标记在经贸地图上。
规避生意陷阱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际化进程加速,不少企业到国外寻找新商机。在国外,中国企业初来乍到,在合作方的选择、考量上,难免有失分寸,而商场如战场,企业缺乏指引,极有可能出现“合作崩塌”、“诈骗”等苦难。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有两家公司签订了一笔境外成品燃料油合同,总价为4.5亿元。一方在支付预付款600万元之后,合同履行不顺,双方纠纷走入法律程序,而这场纠纷在法院审理中被外界称为“国际贸易巨额诈骗案”。此外,“国际骗子”为了盈利,也给不熟悉市场环境的企业设下陷阱。
对此,经贸地图将全球企业官方办事地址予以标记;通过经贸地图系统认证过的全球规范企业会把自己需要合作的项目发布在平台上,供其他企业查询和选择。市商务委已经走访了北京市内的所有央企、国企,希望将企业信息、项目合作需求等内容标上经贸地图。
挖掘国外市场
经贸地图的搭建,创新了对外合作沟通机制,但深度挖掘海外市场,还需要更多海外企业参与到平台信息共享中。
整合境外经贸促进机构的资源,为企业的项目合作推进带来积极变数。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赵萍对此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实现国内外的无缝隙对接,有利于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实力,并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国外市场。另外,有业内专家建议,除了整合政府、国内企业、国际贸易机构的信息资源外,平台还应当多联系海外企业,让海外企业的项目及时出现在平台中,这能加速中国企业“走出去”。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王维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