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欧”带来内陆开放新格局
2011年,重庆开通国内首趟发往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国际货运集装箱班列,揭开了国内陆续开通欧洲班列的序幕。短短5年时间,渝新欧已经成为连通欧亚大陆的重要物流通道。
渝新欧从重庆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在这样一条线路上,列车每年约有4至5个月在寒冷的冬季运行,如何避免货物因气候原因损坏,事关班列的常态化运行。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发了保温箱,相当于给集装箱穿上衣服,使产品不受极端天气影响,进而实现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渝新欧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漆丹说,渝新欧2015年去程156班,回程101班,实现双向常态化运行,每个集装箱每公里的运价从0.7美元下降至0.5美元。
“以往货源不足,回程更是空载。现在随着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及常态化运行,选择走这条通道的货物越来越多。”漆丹说,一度对运营造成困扰的回程货源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如今回程与去程的货物比已经达到了60%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渝新欧之于重庆,不仅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联动其他交通工具的动脉血管,通过深化多式联运,其辐射的触角不断向全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延伸。
据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总经理彭德介绍,从去年7月开始,越南、云南的咖啡通过西南国际公路大通道运抵重庆,再通过渝新欧转运至欧洲。2015年全年,重庆共实现咖啡贸易额近10亿元。今年,通过渝新欧班列,有望实现出口3000个集装箱的咖啡产品,实现咖啡交易额20亿元至30亿元。
除了铁公联运,重庆也在不断发展铁空联运。今年5月,一批来自德国的健身器材通过渝新欧班列中转至重庆,再空运到新加坡。随着这条物流通道的常态化,重庆与航空4小时半径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铁空联运的前景更加广阔。
重庆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以往我国对外开放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今依托渝新欧,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快速崛起,并带动了一批内陆开放地区。随着自贸区的设立,重庆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地位日趋巩固
一直以来,长江都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引擎,一方面将大宗物资运入重庆,另一方面将重庆的汽车、西南地区的能源等运输出去。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和重庆自贸区的设立,长江又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
据了解,随着大通关体系的畅通以及运行常态化,渝新欧的运行时间和成本,都较开通之初下降了不少。现在从重庆到杜伊斯堡只需要12天,运输价格仅为航空的四分之一。因此,不少沿海货物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先到重庆,然后运抵欧洲。
长江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凸显其战略地位,与此同时,也暴露出长江沿线各港口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不足,比如,重庆的港口中实现铁水无缝衔接的寥寥无几。
为进一步提升长江的服务能力,今年3月,重庆出台《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今后五年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集聚功能。
按照该实施意见,重庆将本着港口、物流、产业三结合的原则,建设“4+9”港口集群,其中4个为枢纽港,全部为铁公水联运港口,9个为专业化重点港口。
“以前的港口规模没有那么大,仅靠周边的物流就可以‘吃饱’了。”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综合规划处副处长林奇东说,现在重庆的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需要更多货物的支撑。铁水联运是趋势,铁路和水路结合后,能更好地组织货源。今后重庆还将大力开展通道建设,推进进港铁路、进港公路建设,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的辐射力。
“2020年,重庆将基本建成‘4+9’的规模化、专业化港口群,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500万标箱。”重庆市交委港建处处长廖劲松介绍,目前重庆货物吞吐量为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00万标箱,周边地区经重庆港中转的货物比重已超过50%,基本建成“4+9”港口群后,周边货物经重庆港中转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届时重庆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地位将更为稳固。
航空构建日益畅通的空中桥梁
去年4月27日,重庆直飞意大利罗马的航线正式开通。这条航线的开通,填补了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直飞西欧的空白。
重庆—罗马航线的开通只是重庆机场围绕“Y形”大通道战略布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机场不断拓展及加密国际、国内航线,让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与“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截至目前,重庆机场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达到了58条。其中,客运航线46条,航点覆盖罗马、赫尔辛基、旧金山、多哈、悉尼、马累、首尔、大阪、吉隆坡、曼谷等城市;货运航线12条,航点覆盖阿姆斯特丹、列日、首尔、曼谷、法兰克福、阿拉木图等城市,已逐步构建起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的客货运网络,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布局。”重庆机场集团规划发展部总经理周旭表示。
至于国内航线,一方面,重庆机场不断强化与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系,新开或加密了重庆飞往上海、南京、泉州、福州、广州、海口等地的航班;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作为中西部地区进出西藏及云贵高原的通道作用,开通了拉萨、林芝、昌都、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17个航点,每天近60架次航班飞往高原地区。
重庆机场集团总经理谭平川说,与沿海地区相比,重庆打造开放高地并不具有地理优势,但依托航空创新通关体系,使得物流更加便利,大大增强了重庆作为“Y形”大通道连接点的聚合力和辐射力。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和物流需求,目前重庆机场正加紧建设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该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飞机起降37.3万架次进行设计,完工后,将进一步提升重庆机场的承载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重庆航空与水陆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来电”。随着物流通道的拓展和综合作用的发挥,重庆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亚洲的物流枢纽。(半月谈记者 韩振)